-
9481.织物用阳离子柔软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以硬脂酸(STA)、三乙醇胺(TEA)为原料合成织物用阳离子柔软剂,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酯胺反应进程及单、双、三酯含量的影响;以硫酸二甲酯作为季铵化试剂对季铵化反应进行了优化;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H-NMR)分析了酯胺及最终产物的结构,同时对合成的柔软剂进行了应用性能研究.确定了酯胺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n(STA)∶n(TEA)=1.8∶1,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5h,催化剂用量0.15%;季铵化最佳反应条件:n(酯胺)∶n(硫酸二甲酯)=1∶0.9,硫酸二甲酯滴加时间为25 min,反应温度82℃,反应时间5h.
关键词:合成;酯基季铵盐;季铵化;性能
-
9482.稀土有机转光剂的分散性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稀土有机转光剂粒径较小,在水中易产生团聚.通过肉眼观察以及吸光度分析法对转光剂分散体系的分散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高速搅拌时间的延长,粉体在水中的分散性能提高,分散剂的加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转光剂的分散性,且分散剂用量对纳米粉体的分散性影响较大,分散剂用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利于分散,通过试验得出各类分散剂的最佳质量浓度.
关键词:转光剂;分散剂;吸光度;light conversion agent;dispersing agent;absorbance
-
9483.纺织品中N,N-二甲基乙酰胺和N-甲基吡咯烷酮顶空-气相色谱检测法探讨
[纺织业] [2013-12-15]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纺织品中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残留量.在顶空瓶平衡温度为100℃,平衡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2种残留溶剂分离完全,线性良好,检测限分别为6.8 mg/kg和11.6 mg/kg.在样品的基础上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1.2%~96.0%,相对标准偏差(n=3)为1.87%~3.72%.
关键词:顶空-气相色谱法;纺织品;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检测
-
9484.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以双端丙烯酰氧基聚醚聚硅氧烷(diAp-PDMS)和双端丙烯酰氧基丙基聚硅氧烷(diAOp-PDMS)为有机硅改性单体,通过半连续预乳化方法,分别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并应用于涂料印花.研究了不同有机硅改性单体对改性胶膜的影响,并测定了2种改性乳液涂料印花的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胶膜具有较低的吸水率和较高的断裂功,涂料印花织物具有较好的色牢度和柔软性.与双端丙烯酰氧基聚醚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相比,双端丙烯酰氧基丙基聚硅氧烷改性聚丙烯酸酯胶膜具有较好的疏水性和拉伸性能,相应地,涂料印花具有较好的耐湿摩擦牢度.
关键词:乳液聚合;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涂料印花
-
9485.热活化过硫酸钠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采用热活化过硫酸钠技术处理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反应温度、过硫酸钠用量、溶液pH以及溶液离子强度对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大过硫酸钠的质量浓度会提高亚甲基蓝的去除率,80 ℃,n(过硫酸钠)∶n(亚甲基蓝)=50∶1时,反应3h,亚甲基蓝去除率可达90%以上;在pH=2~10时,溶液pH越低,亚甲基蓝的去除效率越高,碱性条件会明显地抑制亚甲基蓝的去除;溶液离子强度影响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离子强度增大(0.11~0.25 mol/L)会降低过硫酸钠氧化亚甲基蓝的反应速率.
关键词:热活化;过硫酸钠;染料废水;亚甲基蓝
-
9486.2012年全国染颜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总结
[纺织业] [2013-12-15]
2012年全年染颜料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呈小幅增长趋势.全年染颜料产量合计104.3万t,与2011年同期比增长6.4%,其中,染料83.3万t,与2011年同期比增长7.9%;有机颜料21万t,与2011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染颜料工业总产值441亿元,与2011年同期比增长2.7%.全年染颜料销售收入累计426亿元,与2011年同期比增长2.1%.利税总额41.6亿元,与2011年同期比增长1.5%.预计2013年将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关键词:染颜料行业;平稳发展;低速增长
-
9487.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变性淀粉对粘胶纱低温上浆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3-12-15]
测试了磷酸-氨基甲酸酯化变性淀粉的透明度、粘度、粘度热稳定性以及对粘胶纱的粘附性能,研究了该淀粉在热敏感型粘胶纱低温上浆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淀粉经复合酯化变性后能改善淀粉糊的透明度,提高淀粉浆液的抗凝胶性能,浆液在60~80℃时仍具有良好的粘度稳定性;能显著提高对粘胶纱的粘附性能,浆液温度的降低对粘附力没有明显影响,能够用于粘胶经纱低温上浆.
关键词:磷酸-氨基甲酸酯淀粉;取代度;粘胶纱;上浆性能
-
9488.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纺织业] [2013-12-15]
以D-葡萄糖酸-δ-内酯和脂肪胺(正辛胺、癸胺、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十八胺)为原料,合成了N-烷基葡萄糖酰胺.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D-葡萄糖酸-δ-内酯):n(脂肪胺)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法确定了合成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较佳工艺:n(D-葡萄糖酸-δ-内酯):n(脂肪胺)=1∶1.1,甲醇作溶剂,60℃下反应3h,收率均在90%以上.产物用IR、1H-NMR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N-烷基葡萄糖酰胺的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收率较高.
关键词:N-烷基葡萄糖酰胺;单因素法;合成;表征
-
9489.茶黄素提取及涤纶超临界CO2染色
[纺织业] [2013-12-15]
采用热水浸提法从低档绿茶中提取茶黄素,研究了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提取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茶黄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5℃,料液比1:40,提取35 min,浸提次数对色素提取量影响较小.将所获得的茶黄素用于涤纶超临界CO2染色,探究了染色温度、压力、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染色工艺为:压力20 MPa,时间70 min,温度120℃.茶黄素染色后涤纶织物各项色牢度均达到了4级以上.
关键词:茶黄素;涤纶;超临界CO2染色;染色性能
-
9490.除油剂XP
[纺织业] [2013-12-15]
将除油剂XP应用到涤棉混纺织物常规皂洗工艺中,探讨了除油剂用量对涤棉混纺织物除油效果和皂洗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除油剂XP质量浓度为2~3 g/L,皂洗剂HS 2 g/L,织物的除油效果最好.除油剂XP不影响皂洗效果,处理织物色牢度好.
关键词:皂洗;除油剂;混纺织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棉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