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61.聚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纤维的染色性能
[纺织业] [2014-03-15]
研究了聚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纤维织物的染色性能和耐碱性,并与常规聚酯织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聚酯/聚酰胺嵌段共聚纤维织物100℃染色就能达到常规聚酯130℃染色的K/S值和上染百分率,且干摩擦牢度4~5级、湿摩擦牢度4级,耐熨烫色牢度可达4级以上.在相同的温度、碱用量和促进剂用量下,改性聚酯的碱水解要比常规聚酯的剧烈;在相同减量率下,改性聚酯的顶破强力下降,但比常规聚酯的缓慢;随着碱量率的增加,改性聚酯和常规聚酯织物的K/S值都呈缓慢下降趋势.
关键词:染色;共聚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聚酰胺;嵌段
-
9262.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牛仔布上的应用
[纺织业] [2014-03-15]
探讨了影响相变微胶囊合成的主要因素,如乳化剂用量、乳化时间和搅拌速度,确定了比较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优化了将相变微胶囊采用浸轧工艺和涂层工艺对牛仔布进行处理的工艺条件,并评价了不同整理工艺对牛仔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相变微胶囊颗粒较小、粒径分布窄、形态较规整、温度调节性能,可用于牛仔布的智能调温功能整理.
关键词:化学整理;浸轧;涂层整理;相变微胶囊;劳动布
-
9263.活性染料废水的倒置A/O+MBR处理工艺
[纺织业] [2014-03-15]
采用改良的倒置A/O(厌氧/好氧)工艺和活性炭强化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活性染料废水.中试结果表明,CODcr值从1 200~2 000 mg/L稳定降至200 mg/L以下,氨氮值从50~80 mg/L稳定降至2 mg/L左右,总磷值从20~40 mg/L稳定降至1 mg/L左右,色度从1 000~1 200倍稳定降至30倍左右.活性炭强化的MBR膜生物反应器在15 g/L高污泥浓度下,系统运行稳定,膜污染较轻,通量恒定.
关键词:染整;废水处理;活性染料;膜生物反应器
-
9264.碱性硅溶胶改性及其对荧光黄耐光性能影响
[纺织业] [2014-03-15]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制备碱性硅溶胶,采用偶联剂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对其进行改性,探讨了偶联剂用量对改性硅溶胶吸光度、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FT-IR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改性前后硅溶胶进行分析;将改性硅溶胶整理到荧光黄染色棉织物上,对织物的耐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n(TEOS):n(GPTMS)=7:3时,改性硅溶胶的吸光度最小,粒径最小;FT-IR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证明了未改性硅溶胶表面有大量羟基存在,改性硅溶胶表面的羟基被GPTMS中的有机链取代;当n(TEOS)∶ n(GPTMS)=7∶3时,水溶性荧光黄染棉织物经改性硅溶胶整理后耐光性提高了38%.
关键词:碱性硅溶胶;改性;荧光染料;棉织物;耐光性
-
9265.聚丙烯SMS非织造手术衣材料热处理温度研究
[纺织业] [2014-03-15]
研究了聚丙烯纺粘-熔喷-纺粘复合(SMS)非织造手术衣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结晶结构与结晶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热处理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的变化不会改变非织造布的内部晶型结构,非织造布的结晶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纵横向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为获得更完善的晶型以及稳定的力学性能,合适的后整理温度为110~130℃.
关键词:聚丙烯;SMS非织造布;结晶度;晶态结构;X射线衍射;晶粒尺寸
-
9266.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乳液相互作用
[纺织业] [2014-03-15]
将两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聚合物乳液混合,测定混合体系的电导率和表面张力变化,探索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乳液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和马来酸聚氧乙烯醚(20)双酯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OEMD-20)会通过静电吸引力吸附在乳胶粒表面,减少其表面所带电荷,改变其体积,降低乳胶粒的导电能刀同时CTAC和OEMD-20能与聚合物乳液中游离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形成复合物,降低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
关键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乳液;影响
-
9267.艾蒿油乳液稳定性的油相离心系数法表征
[纺织业] [2014-03-15]
以N-十二烷基亚氨基二丙酸二钠(NCNA)和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Span80)为乳化剂,采用界面复合物生成法制备艾蒿油乳液,通过油相离心系数对艾蒿油乳液的稳定性进行表征.讨论了搅拌速度、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剂配比等因素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为3000r/min、温度为60℃、乳化时间为15min、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Span80)/m(NCNA)=8/2时油相离心系数为0,乳液最稳定.通过多媒体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乳液液滴的分布及大小形态,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乳液液滴粒径集中分布在20~50nm.
关键词:艾蒿油乳液;稳定性;油相离心系数
-
9268.棉纤维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工艺
[纺织业] [2014-03-15]
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预处理,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无碱染色.借助液相色谱考察改性过程,确定优化的改性工艺为:改性剂DM-1901K 100 g/L,非离子渗透剂DM-1230 2 g/L,烧碱25 g/L,冷堆12 h.改性棉纤维的染色可采用活性染料或直接染料,改性棉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较常规工艺高20%以上,日晒牢度相当,皂洗牢度普遍提高1级左右.
关键词:染色;活性染料;直接染料;阳离子改性;棉纤维
-
9269.医用SMMS和木浆非织造布的拒水拒油整理
[纺织业] [2014-03-15]
采用乳液聚合制备了含氟整理剂,通过轧烘焙工艺对丙纶复合非织造布SMMS和木浆非织造布进行了整理,研究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整理剂用量为20 g/L,120℃焙烘90s时,SMMS非织造布拒水等级为10级,拒油等级为8级.当整理剂用量为20 g/L,110℃焙烘100 s时,木浆非织造布拒水等级为10级,拒油等级为8级.非织造布具有良好的抗酒精性能、抗血液渗透、透气性、断裂强力及耐静水压性能,能满足医用要求.
关键词:SMMS非织造布;木浆非织造布;拒水;拒油;含氟整理剂
-
9270.氟锆酸铵/柠檬酸复配体系对真丝的阻燃整理
[纺织业] [2014-03-15]
以金属络合物氟锆酸铵和柠檬酸的磷基催化剂体系复配阻燃整理剂并对真丝织物进行整理.研究了各整理工艺参数对真丝织物白度、断裂强力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阻燃整理的优化工艺:氟锆酸铵10%(omf),柠檬酸7%(omf),次亚磷酸钠4%,浴比1:30,pH 3,80℃,40min.氟锆酸铵和柠檬酸复配体系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整理后真丝织物的阻燃性能明显提高,经30次水洗后,阻燃效果仍能达到国家标准B1级.但整理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白度有定幅度下降.
关键词:真丝织物;氟锆酸铵;柠檬酸;阻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