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8 篇 当前为第 896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8951.磷酸蜜胺盐膨胀型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纺织业] [2014-04-15]

    采用磷酸、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乙二醇为介质,在温度100℃下反应6h,合成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季戊四醇磷酸蜜胺盐.根据该阻燃剂的膨胀度、残炭率的测定结果,确定反应物质的量之比:n1(磷酸+五氧化二磷):n2(季戊四醇):n3(三聚氰胺)=3:1:2.以该磷酸蜜胺盐膨胀型阻燃剂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测试了织物整理后的白度、强力、手感和燃烧残留量.结果表明,磷酸蜜胺盐膨胀型阻燃剂在棉纤维表面粒径约为2μm,分布均匀,整理后的棉织物阻燃性能可达B1级,水洗耐久性好,只是白度、手感、强力略有下降,织物燃烧残留量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阻燃整理;阻燃剂;磷酸蜜胺盐;棉织物
  • 8952.靛蓝染色促进剂ZL的合成及其应用

    [纺织业] [2014-04-15]

    为提高靛蓝染料对纯棉牛仔布的上染率,以四氯化碳(CC14)为溶剂,环氧氯丙烷(ECH)为合成单体,在催化剂三氟化硼乙醚(BF3O(C2H5)2)的作用下,预先聚合成聚环氧氯丙烷(PECH),然后用二甲胺胺化制得靛蓝染色促进剂ZL,并对ZL对棉织物的改性工艺进行优化及对其染色深度K/S值和色牢度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ZL改性工艺参数为:ZL 2 g/L、NaOH 3 g/L、温度80℃、时间40 min;改性后棉织物靛蓝染色耐洗牢度、摩擦牢度良好,K/S值高达25.06,而相同染色条件下未改性棉织物的K/S值仅为16.60.棉织物经改性剂ZL改性后,浸轧-氧化3次靛蓝染色就能达到未改性棉织物浸轧-氧化6次的染色效果.
    关键词:改性;促进剂ZL;靛蓝染色;K/S值
  • 8953.基于注塑用经编汽车内饰面料延伸和热收缩性能

    [纺织业] [2014-04-15]

    设计了2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经编织物,将其与非织造布复合作为汽车内饰面料.测试并评价经编布延伸性能,结合注塑工艺对复合前后的织物进行120、140、160、180℃热处理,分析单布及复合布的热收缩性能.结果表明:2种经编布经、纬向动、静态延伸率均在22% ~ 60%之间,具有尺寸稳定性及高回弹性,能满足高档汽车内饰设计型面要求 ;复合前后织物热缩率均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同一温度下,经编单布热缩率纬向大于经向,非织造布经向大于纬向,复合后,织物经、纬向热缩率差距明显缩小,各向异性得到改善.通过提高热定型温度或选择合适的经编组织结构,可以消除高温注塑时出现表面起皱现象.
    关键词:经编面料;汽车内饰复合面料;动、静态延伸率;热收缩率
  • 8954.活性封端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制备与性能

    [纺织业] [2014-04-15]

    为改善活性染料的湿摩擦牢度,制备了一种具有较高化学活性的有机硅改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高分子齐聚物;研究了该助剂分子的化学活性及季铵化和活性封端等制备条件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氨基有机硅烷偶联工艺[封端率(13%左右)、季铵化(55 ~60 ℃,30 ~40 min)及活性封端(50 ℃,40 min)],可赋予助剂良好的成膜性、亲水性和柔软手感,处理后的中深色纺织品湿摩擦牢度可提升1~1.5级.
    关键词:染色;固色剂;阳离子;聚氨酯;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
  • 8955.棉和涤棉纬弹机织物的染整工艺

    [纺织业] [2014-04-15]

    棉和涤棉纬弹机织物前处理采用冷轧堆工艺,氢氧化钠38 ~40 g/L,H2O25~8 g/L,渗透剂JFC 3 ~5 g/L,轧液温度40~50℃,室温堆置12 ~24 h,处理效果略优于传统的平幅工艺.棉纬弹机织物染色采用B型活性染料湿短蒸工艺,染色牢度均较好,且对织物弹性损伤小;涤棉纬弹机织物染色采用低温型分散染料与K型或KN型活性染料一浴法工艺.热定形温度控制在175 ~180℃,时间60s.
    关键词:机织物;染整;包芯纱;氨纶;棉纤维;涤棉混纺纱;woven fabric;dyeing and finishing;core spun yarn;polyurethane fiber;cotton fiber;polyester-cotton yarn
  • 8956.旋流器对环锭纺不同线密度纱线性能的影响

    [纺织业] [2014-04-15]

    为降低纱线的成纱毛羽,提高纱线质量,选择合适尺寸的旋流器,采用安装在传统环锭细纱机的旋流器加工不同线密度的纱线,探讨旋流喷嘴内部高速旋转气流对纱线加捻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器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纱线毛羽,但在优化纱线强力、条干不匀率等方面作用不明显,且对不同线密度纱线质量的改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纱道为2 mm,气道为1.4 mm的旋流器加工的不同线密度纱线的质量都有一定程度提高,线密度为10 tex的纱线其毛羽(3 mm以上)、断裂强度和条干不匀率的改善均优于其他4种纱线.
    关键词:环锭纺;纱线质量;线密度;旋流器结构
  • 8957.含氟聚氨酯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纺织业] [2014-04-15]

    按氟基团的引入方式和使用不同的含氟原料(含氟多元醇化合物、含氟异氰酸酯、含氟扩链剂、含氟封端剂以及含氟丙烯酸酯等)表述了合成含氟聚氨酯的方法;含氟基团被引入聚氨酯链段,可使含氟聚氨酯(FPU)兼具聚氨酯和含氟聚合物的优点,如高强度、高韧性和高缓冲性能,很好的热稳定性,耐溶剂和化学品性,较低的表面张力和低摩擦系数等;介绍了FPU在涂层、皮革装饰、纺织物和医药领域的应用发展状况,展望今后含氟聚氨酯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氟化原料的开发上,并研发出高性能的含氟聚氨酯材料,其中,水性含氟聚氨酯材料具有高固含量、高耐水性的特点.
    关键词:含氟聚氨酯;合成;性能;应用
  • 8958.棉秸秆提取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工艺及其纤维形态结构

    [纺织业] [2014-04-15]

    通过对棉秸秆皮外观观察以及定量测定各段棉秆皮成分含量,确定分3段对棉秸秆脱胶提取纤维素纤维.采用一煮法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以提取纤维的线密度、拉伸断裂强度、残胶率、纤维可挠度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正交法综合评价不同段棉秸秆提取天然纤维素工艺,得到棉秆脱胶一煮法优化工艺参数.第1段为:NaOH浓度0.875 mol/L,温度100℃,时间2.5h,双氧水浓度0.1060 mol/L;第2段为:NaOH浓度0.75 mol/L,温度100℃,时间2.Oh,双氧水浓度0.1060 mol/L;第3段为:NaOH浓度0.75 mol/L,温度90℃,时间2.5h,双氧水浓度0.084 8 mol/L.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段提取纤维素纤维的外观形态,认为所提取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属工艺纤维,纤维表面不光滑,且纤维表观粗细不均匀.
    关键词:棉秸秆;脱胶;纤维素纤维;形态
  • 8959.芯壳结构碳包覆二氧化锡纳米纤维膜制备及表征

    [纺织业] [2014-04-15]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制备了芯壳结构的碳包覆二氧化锡纳米纤维膜,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纳米纤维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芯层、壳层纺丝速率的增大,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逐渐增大,纳米纤维膜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强度逐渐增大.当芯层、壳层纺丝速率分别为0.3、0.6 mL/h时,制备的纳米纤维连续性更好,表面形貌光滑,粗细更均匀,芯壳结构形貌明显优于其他2组,纳米纤维膜的断裂伸长率较大.
    关键词:同轴静电纺丝;芯壳结构;纳米纤维;力学性能
  • 8960.涤纶针织物三防整理工艺

    [纺织业] [2014-04-15]

    采用三防整理剂NT-X620对纯涤纶针织物进行三防整理,研究三防整理剂用量、加强剂用量、轧余率、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三防整理效果的影响.优化的整理工艺为:三防剂NT-X62050g/L,加强剂NT-X62840g/L,渗透剂NT-W2661g/L,pH值4左右,二浸二轧,轧余率75%,170℃焙烘1min.整理后涤纶针织物的防水等级达100分,防油等级5级以上,且耐久性良好.三防整理对织物手感没有明显影响,对染色织物有轻微增深作用.
    关键词:防水整理;防油整理;防污整理;整理剂;针织物
首页  上一页  ...  891  892  893  894  895  896  897  898  899  90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