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1.再生丝毛混纺纱线与织物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纺织业] [2019-01-25]
我国是纺织服装大国,据统计我国纺织纤维的年消耗量超过4500万吨。由于资源短缺,每年需要大量进口纺织原材料,将废旧纺织品通过合适的方法,实现回收再利用,将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再生纺织原材料,实现废旧纺织品的经济价值,缓解原料资源紧张等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废旧纺织品大多没能有效的回收再利用,导致废旧纺织品废弃量巨大,或者被焚烧或掩埋。回收利用废旧纺织品,可极大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减少碳排放,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和环境意义。本课题从废旧蚕丝和废旧羊毛纺织品入手,研究废旧天然蛋白质羊毛与蚕丝纤维的高附加值回收再利用。首先对废旧纺织品进行高效消毒处理,然后根据废旧纺织品的原料成分将其进行快速有效的分拣处理,从而得到废旧羊毛与蚕丝纺织品。然后通过机械开松法,将废旧纺织品开松成纤维原材料,将能用于纺纱的再生蛋白质纤维用于纺纱、织造,重新用于制备再生服装面料,不能用于纺纱的纤维原料用于制备高档地毯原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废旧蚕丝与羊毛纤维的快速消毒技术,由于紫外线消毒杀菌效率高,运行效率安全可靠,不产生二次污染。为结合本课题的生态环保理念,所以选择用紫外线消毒法对废旧丝/毛纺织品进行消毒处理。2、采用Valvan公司的废旧衣物分拣系统,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根据废旧纺织品的面料成分的不同,可以对羊毛与蚕丝废旧纺织品进行自动化快速准确地分拣,分拣量可以达到540 kg/h。3、选用意大利进口的DELL’ORCO&VILLANI开松线,通过机械处理,对未经过染色处理的废旧羊毛布片、衣片、线头等无色料片进行切割、撕裂、初开松、精开松等物理过程,将废旧羊毛直接重新加工,来获取再生羊毛纤维。选择合适的纺纱工艺,来获得具有较好满足上机要求的再生丝/毛混纺纱。通过合理配置废旧蚕丝与再生羊毛纤维混纺比,优化和毛工艺,和毛油浓度控制在20%左右,减少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金属之间的动静摩擦力;控制好上梳理机的回潮率在25~27%之间,使梳理工艺能够顺利进行;最终通过环锭纺得出的再生蚕丝/羊毛混纺纱的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较好,能满足上机要求。4、通过对丝/毛混纺交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得出,染浅色丝/毛混纺制品时,采用一浴两步法工艺;染深色丝/毛混纺制品,采用两浴法,分别采用近似单染的工艺条件对丝/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能获得较好的染色同色性与色牢度。5、由于再生丝/毛混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较差,通过合理的设计后整理加工工艺,可以减少织物力学性能的损伤,同时提高再生丝/毛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能力。本课题所做的研究分析,能为后续研究者研究废旧纺织品高附加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对废旧纺织品的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混纺;;染色;;同色性
-
2612.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
[纺织业] [2019-01-25]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著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关键词: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印与染;;纹样;;图案;;文化;;遗存;;保护技术;;创新
-
2613.基于工业4.0建设思想的智慧制丝平台研究
[纺织业] [2019-01-25]
智慧制丝平台建设是卷烟厂走向智慧工厂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未来智慧卷烟工厂的"智慧核心",思路背景源于智慧工厂的深入理解和行业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解读,在智慧工厂和工业4.0所涵盖的八项范围中(能源、生产、控制、信息),强调制造企业制造单元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核心是生产过程的准确检测、精准控制、动态优化和关键点的自律式生产。本文主要论述基于工业4.0建设思想的智慧制丝平台。
关键词:工业4.0;;智慧制丝平台;;烟草企业
-
2614.一种从化纤碱减量废水中回收高纯度PTA的方法
[纺织业] [2019-01-25]
江苏聚杰微纤纺织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从化纤碱减量废水中回收高纯度PTA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碱减量废水通过多级金属过滤器过滤,得初级过滤液;(2)取步骤(1)得到的初级过滤液,通过陶瓷过滤器过滤,得精滤液;(3)取步骤(2)得到的精滤液,通过动态结晶装置加酸搅拌,静置后得泥状沉淀;(4)取步骤(3)得到的泥状沉淀,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取固体烘
关键词:PTA;碱减量废水;高纯度;
-
2615.PASSIM卷接机组水松纸鼓轮清洁装置的设计
[纺织业] [2019-01-25]
设计一套水松纸鼓轮自动清洁装置,利用刮刀架上方空间,安装组合固定式座子,以压簧活动的方式连接可调角度的凹槽毛毡板,注水器自动注水后,浸湿的毛毡与鼓轮接触实现清理。解决PASSIM卷接机组生产中水松纸鼓轮表面积垢堵塞风孔引起的搓接不良问题。
关键词:PASSIM卷接机组;;水松纸鼓轮;;自动清洁;;废烟支;;原辅材料
-
2616.变世界加工厂为时尚策源地 2017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联盟年度亮点回顾
[纺织业] [2019-01-25]
2017年10月,在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2018/19秋冬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发布秀举行,江苏丹毛、恒亮纺织、海宁天一、富丽达、宁波纬一这五家面料企业,携手潮流设计师,以5个特色系列,巧妙融合流行趋势,呈现了53套精美服装。此次亮相让人印象深刻,"原来纺织面料可以如此时尚,如此玩!"紧接着在柯桥时尚周上,中国女装面料流行趋势发布秀演惊艳全场。色彩纷呈、风格多样的提花、剪花、烫花和数码印花面料,由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谢家齐操刀,淋漓尽致地演绎出了2018/19秋冬女装流行风貌。
关键词: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纺织工业;
-
2617.“纺织之光”照耀行业科教前路
[纺织业] [2019-01-25]
20年来,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规模越来越大、运作越来越规范、资助范围越来越广从创立之初的860余万元到2007年的2000余万元,再到2017年的1.3余亿元,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规模越来越大、运作越来越规范、资助范围越来越广,对于行业的科技、教育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照耀了行业的科教前路。2017年12月1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纺织之光科技
关键词:基金会;理事长;
-
2618.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纺织业] [2019-01-25]
细纱是纺纱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后续的络筒、织造、染整等工序都会受细纱成纱质量的影响。若断纱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原料的持续耗费会导致纱线产量降低,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目前,传统的人工查询断纱过程不仅耗费大量工作时间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企业对断纱管理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本课题开发了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及其信息管理系统,它是一种专门用于纺纱厂细纱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对断纱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与分析。该系统的细纱断头检测部分采用巡回式工作方式,即在每台细纱机两侧各配备一台细纱断头自动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沿细纱机的落纱导轨往复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检测纱线是否发生了断头。该系统的信息管理部分包括细纱断头的实时显示和对细纱断头信息作进一步的统计与分析,利于提高细纱车间的生产效率及管理水平。细纱断头显示部分选用便于携带且耗电量少的平板电脑,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断纱信息通过编程及界面设计显示在平板电脑上,挡车工根据平板电脑显示的断头信息及时处理断纱,车间管理人员也可以以此及时了解挡车工的工作情况;根据数据库中大量的断纱信息,依次计算出纱线纺制过程中的单锭总断头时间和断头次数、每台细纱机的落后锭子、细纱机运行效率、千锭时断头等信息,车间的监管人员可以非常便利地在客户端上查看这些信息,提高棉纺厂的监管水平。该系统总体包括:巡回式细纱断头检测小车、断头报警指示灯模块、无线通讯基站、数据库服务器、平板电脑及数据挖掘软件,各模块的通讯方式为:无线通讯基站通过ZigBee与巡回式细纱断头检测小车和断头报警指示灯模块通讯,通过TCP/IP与数据库服务器通讯,数据库服务器通过WLAN无线通讯将检测到的断纱信息实时显示在平板电脑上,数据挖掘软件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通讯方式为TCP/IP通讯。平板电脑软件使用C++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下编写,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稳定地检测细纱断头并能清晰、稳定地显示细纱断头信息。
关键词:环锭纺细纱;;断头检测;;细纱断头显示;;数据库;;断纱信息管理
-
2619.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商会的整理研究
[纺织业] [2019-01-2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商会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引起了相关学科学者们的关注。文章以中国近30年来建立的国家级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及省级、省会市级(含直辖市)、非省会市级的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商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量分析法、分析综合法,整理出中国各地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商会的市场现状、创立时间、分布特征、创办刊物,归纳总结了中国各地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商会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纺织服装业;;行业协会;;商会
-
2620.佳人新材:让废旧纤维绿色“新生”
[纺织业] [2019-01-25]
佳人新材的化学法循环再生技术,能实现废旧衣物和纤维原料、加工、应用、废弃到再生的全循环,真正构建纺织纤维从"摇篮到摇篮"的多级、多次闭合绿色循环体系。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消费市场,但在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方面,受回收渠道和技术手段等制约,中国仍处于初级阶段。纺织品生产所需的能源紧缺以及
关键词:废旧纺织品;化学法;再生纤维;循环再生;蒋士成;孙淮滨;纺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