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0071 篇 当前为第 129 页 共 1008

所属行业:纺织业

  • 1281.基于机器视觉的织针检测系统的研发

    [纺织业] [2019-07-20]

    目前,织针的检测主要依靠手工检测,检测的速度慢,大约为6枚/min,并且检测的织针一致性差、工人劳动强度高、企业成本高,难以达到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为提高织针检测的效率和一致性,本文设计开发了织针检测系统的硬件平台,基于LabVIEW的软件开发环境,利用NI视觉开发模块研发了检测软件系统,以实现织针的尺寸测量和尺寸一致性检测。该系统检测速度约为60枚/min,准确率达到99.7%,可以实现织针的自动送料和分拣功能,提高了检测的速度和可靠性。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检测系统硬件组成中的工业相机、镜头、光源等部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并选择了所需的硬件。针对织针自身特点和系统的功能要求,搭建了整个检测系统的硬件平台,主要包括自动送针装置、织针导向装置、织针定位装置、机器视觉部分及分拣装置。(2)开发了检测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研究了织针的图像处理模块和检测系统的功能模块。其中图像处理模块主要包括图像滤波、图像二值化、边缘检测和形态学处理等,通过比较和分析各种图像处理方法,最后选定适合本文织针零件的图像处理方法。设计软件的功能模块以实现织针的尺寸测量、尺寸一致性检测和分拣。(3)对系统进行标定,并完成了织针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几何尺寸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误差进行分析。(4)介绍了织针左右方向变形和前后方向变形的检测原理,并做了大量的织针尺寸一致性检测实验,最后采用人工投影比对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检验。在检测左右变形时,水平相机采集放置在玻璃盘上的织针图像,通过检测织针实物和像之间的缝隙值及整体厚度值来判定左右变形是否合格,实验发现实验中的理论最大变形和实际最大变形是一致的。在检测前后变形时,利用形态学处理中的膨胀和腐蚀操作制作样板,并将待测织针的图像中的针杆上边缘和针踵右边缘轮廓与样板处的轮廓重合,然后检测待测织针图像的针钩轮廓是否在样板轮廓偏差范围之内,实验发现当膨胀的样板像素数与腐蚀的样板像素数均为2时,检测出的织针前后方向实际最大变形量为0.030㎜,符合检测的一致性要求。
    关键词:织针;;机器视觉;;尺寸测量;;一致性
  • 1282.基于纺织结构的柔性机器人压力传感皮肤系统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本文研究了几种新型柔性衬底材料、电极、尼龙导电合股纱的力学断裂强力与导电性质,柔性PVDF压电传感器薄膜的压电原理与性质和复合结构与针织结构两种纺织结构的理论数学模型,并且通过在柔性衬底上搭建集成了良好的压力传感电路,最终设计准备出柔性层状复合结构和双层袋状结构的纬平针两种压力传感系统织物。并且对它们进行拉伸疲劳、弯曲和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和压力传感综合性能表现进行评价。此外,为了改善这种柔性纺织压敏织物作为机器人手压力传感皮肤的表面摩擦效应,力图提高其抓取物体时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本文还从不同组织结构表面效应角度较为深入的研究了其表面纹理微结构与其摩擦效应的关系,设计开发了 1+1罗纹和3针2列集圈两种组织结构的两种不同密度的四个针织试样;并将它们与本文之前制备的柔性层状复合结构系统的皮肤织物表层材料(聚氨酯弹性海绵织物)进行摩擦测试对比及优化;为机器手压敏皮肤更好的开发运用提供较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章中实验的测试与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柔性层状复合结构的压敏系统和双层袋状结构平针针织压敏系统这两种纺织结构的传感电路设计灵活、易于大面积集成,具有较高分辨率;并且它们的柔韧耐塑性形变能力好;并且还可以有效保护和屏蔽外界信号干扰,提高传感系统信噪比的作用。(2)通过20次循环拉伸应变负载疲劳、弯曲和压缩性能等力学性能测试发现:它们基本没有发生明显的蠕变松弛现象;柔性层状复合结构的压敏织物急弹形变回复迅速,而双层袋状针织结构压敏织物在第12次拉伸负载中开始表现缓弹形变回复现象;测试结束后尺寸稳定保持在94%。在压缩和弯曲性能方面两种纺织结构的压力传感系统织物都表现出较为理想的柔韧弹性,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弹性和压缩回复率,在较大曲率和弯矩下形变程度好,并且刚性指数非常小:但双层袋状结构的针织系统压敏织物在多次弯曲负载后或过大弯曲负载后会表现出一定的弹性滞后现象。(3)从压力传感综合性能表现方面来看,柔性层状复合结构系统的压敏织物在静态压力负载较准实验测试中表现出非常理想的压力-电压和应变-电压线性拟合关系,压力-电压线性拟合系数为0.9865,灵敏度非线性误差为0.2%;在0.5Hz和2.5Hz两种低频动态压力负载下其灵敏系数较静态压力负载较准下的分别提高了 30.37%和82.45%,线性关系也很理想。并且其电压信号输出波形完整与周期重复性良好,相邻电压波形信号峰-峰幅度无衰减和失真现象,动态压力响应性能与反应速度较快;并且随着动态负载频率的提高其响应速度和灵敏程度均有所提升。而柔性双层袋状结构的平针针织系统压敏试样则是主要测试了其在1.25Hz低频动态压力负载下的压力感应能力。从灵敏程度、重复性和稳定性方面来看这种袋状双层结构的平针针织压敏系统在动态压力负载下的综合压力传感性能表现良好,压力-电压线性关系比较好,尽管由于其平针自身散脱大、卷边性质和泊松效应,加之原料高弹力纱线未经蒸纱工艺处理,使它相比柔性层状复合结构系统压敏织物有一定的灵敏度偏离,但其灵敏系数非线性度控制在1.67%内;在1.25Hz低频动态压力负载作用下示波器采集的电压信号波形较为完整、周期规律性明显,稳定重复性好,满足机器手的应用要求。在持续的1.25Hz低频动态负载下其响应速度有较为明显的迟滞效果。基于对皮肤表面织物组织纹理微结构与摩擦效应理论关系研究和摩擦性能测试后得出以下结论:织物组织表面纹理微结构的几何轮廓高度、数目、相邻轮廓间形成的凹槽深度与摩擦系数与能力呈正相关。1+1罗纹试样B、3针2列集圈试样B、3针2列集圈试样A、1+1罗纹试样A、柔性层状复合压敏试样的最大静摩擦及摩擦系数依次减小,表面摩擦效应减弱;1+1罗纹织物表面的直凸条纹理结构和3针2列集圈织物突起的方块纹理结构增强了摩擦效应,而尽管聚氨酯弹性海绵面料表面平整均匀,没有明显的几何轮廓凹凸点纹理结构而使其摩擦系数小,但它自身有着较大的滑动粘附阻尼系数,在实际的滑动摩擦过程中表现出的摩擦效应反而较强。并且在拉伸疲劳、压缩和弯曲力学性能上,分别以1+1罗纹A、1+1罗纹B、3针2列集圈A和3针2列集圈B这四种织物为皮肤表层材料所制备的层状复合结构压敏织物耐力学应变疲劳效果较佳,柔韧弹力和持久能力好。但相比而言,1+1罗纹组织最好,3针2列集圈织物和双层袋状结构平针织物在较大应变弹性回复行为上表现出有一定滞后现象。
    关键词:柔性传感集成;;纺织结构;;表面摩擦行为;;力学与压力传感性能;;机器人手抓取
  • 1283.研检同心谋发展 优化产业重质量

    [纺织业] [2019-07-20]

    福建省质监局举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轮训班,是一次充电之旅,也是一次加油之行。通过研修学习,本人更新了思想观念、厘清了学习思路,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工作能力,也对福建省纤检局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福建省纤检局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维护"福建质量"为己任,在推动福建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中取得良好成绩。勤练看家本领,巧打三张"技术牌"
    关键词:纺织服装产业;产品质量监督;福建省;
  • 1284.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整理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指在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中国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纺织产业发展,使国家级纺织类非遗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国家级纺织类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对于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对于国家级
    关键词: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研究;
  • 1285.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SWOT分析——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

    [纺织业] [2019-07-20]

    学科建设和发展需要对学科现状有客观清晰的认识。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学科应该采取利用机遇、扩大优势的SO策略,积极应对挑战的ST策略。学科需要凝练学科方向、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对接国家重大发展需求的能力、提高学科国际化水平和加大学科的宣传力度。通过SWOT分析有助于学科建设合理定位,树立科学的建设思路和寻求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学科建设;;SWOT分析;;纺织科学与工程
  • 1286.中国与印度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同样印度纺织服装业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与印度一直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成本优势拓展美国等纺织服装进口大国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印度两国纺织服装出口美国的总额越来越大,在美国市场的竞争也日益加剧。本文通过比较中印两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及分析影响出口增长的因素,为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国际竞争力提供建议。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结论。在定性分析中,论文主要对中印纺织服装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首先在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理论基础上,从纺织业地位、生产要素禀赋(纺织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纺织机械)和政府政策四个方面对两国纺织服装业的生产现状进行了比较,并发现两国各自的产业优势。其次,通过比较中国和印度纺织服装在世界市场的出口现状,发现中印两国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尤其激烈。最后,通过中印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比较发现,中国在美国市场的出口规模强于印度,而印度的市场开拓能力要强于中国。两国的竞争主要集中于服装、化纤、地毯和棉花四类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上。基于以上的定性分析,本论文在定量分析中主要运用出口数据指标评价法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印两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做实证研究。在出口数据指标评价法中主要从出口竞争优势和出口结构两个角度切入,通过出口相似度指数、出口渗透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附加值指数五个指标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通过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了近年来中印纺织服装出口增加的影响因素及两国主要纺织服装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变化。结合以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纺织服装在美国市场上的出口竞争优势强于印度,而印度纺织服装出口结构优于中国;两国出口到美国的主要纺织服装中,中国服装和化纤的竞争力强于印度,印度棉花和地毯的竞争力强于中国;近年来,中国纺织服装竞争力的提升高于印度。中印两国化纤和服装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在上升,而地毯的竞争力在下降,中国棉花的竞争力在提升,而印度棉花的竞争力在下降;促进两国纺织服装出口增长的因素都为美国市场需求拉动和出口结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中国和印度;;美国市场;;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
  • 1287.少数民族两后生顶岗实习新模式探索——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纺织服装专业为例

    [纺织业] [2019-07-20]

    分析了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现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施行了"紧抓思想主线,强化通用语言,强化协同育人"的顶岗实习管理理念,探索了一种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南疆现代职业教育实习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两后生;;顶岗实习;;模式;;成效
  • 1288.面料设计师亮“十八般武艺” 高质量人才决胜行业未来 金梭奖·第五届全国十佳纺织面料设计师及培养先进单位颁奖典礼于柯桥举行

    [纺织业] [2019-07-20]

    等了许久,终于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5月6日,"金梭奖·第五届全国十佳纺织面料设计师及培养先进单位"(简称"金梭奖")颁奖典礼于浙江绍兴柯桥2018柯桥时尚周(春季)上举行。本届"金梭奖"评选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办,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协办,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支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
    关键词:纺织面料设计师;先进单位;绍兴市;
  • 1289.缝包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纺织业] [2019-07-20]

    缝包机是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机器,主要完成袋或编织物的拼接、缝口等工作。工艺特点是缝合后密封性好,如面粉袋;强度高,如水泥袋;易拆解,找出线尾一拉便松解,而袋子可重复使用。缝包机广泛用于粮食、食品、化工、化肥、日用化工、建材、饲料等行业,其技术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包装线能否正常运行,因此了解缝包机的故障及处理措施工作就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尿素包装缝包机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缝包机发生的常见故障、处理措施以及日常维护保养进行探讨、分析与运用,大大减轻了包装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包装效率和尿素产品外观质量,确保了包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缝包机;;故障;;措施;;缝包线;;线耗
  • 1290.Microfine超细粘胶纤维及其混纺机织物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纺织业] [2019-07-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纤维、纺织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服装方面的要求已经不仅局限在保暖御寒,而是更加注重舒适性、美观性和功能性于一体。为了追求服装面料的舒适性,研究人员不断探索纤维的改良方法并致力于研究新型纤维。Microfine纤维是一种细度为0.5dtex的超细粘胶纤维,其织物具有吸湿透气、轻薄柔软的特点。由于此种纤维目前还没有正式进入中国纺织品市场,并且国内对这种纤维的研究和了解微乎其微,因此对Microfine纤维的性能做初步探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将Microfine纤维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对比试验。运用扫描电镜和电子式纤维强力仪等仪器,对Microfine纤维形态、内部结构、拉伸性能、吸放湿性以及防静电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以Microfine纤维与棉纤维为原料进行混纺,总结了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混纺纱的强力、摩擦性、吸湿性、纱线毛羽以及条干均匀度等基本性能做了研究,运用灰色近优理论对混纺纱做了最优化判定,确定最佳比例的混纺纱。以Microfine纤维/棉纤维混纺纱为原料织制的混纺机织物表面平整,轻薄柔软。对混纺机织物的断裂强力、顶破强力、耐磨性等力学性能和透湿性、导湿性、速干性、透气性、保暖性等热湿舒适性以及悬垂性、刚柔性、表面摩擦等织物风格进行了实验研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分析混纺机织物的综合性能,获得综合性能较优的设计方法。本课题设计的Microfine/棉混纺机织物,在服用性能和外观效果上适合做衬衣面料,为开发高档衬衫面料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Microfine纤维;;混纺纱;;混纺机织物;;服用性能
首页  上一页  ...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