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弯曲疲劳对不同厚度聚合物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尼龙(PA)6、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四种材料在不同厚度的力学性能,研究厚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 mm时材料在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之间有一个突变关系.弯曲疲劳之后,PA6的拉伸强度增加了22.91%.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随着厚度减小,结晶度降低,极性键和氢键的作用力是引起PA6弯曲疲劳后拉伸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弯曲疲劳;厚度;平面应力;平面应变;力学性能;Bending Fatigue;Thickness;Plane Stress;Plane Strain;Mechanical Properties
-
1202.超细硫酸钡对等规聚丁烯-1力学性能的影响*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比较了5种等规度不同的等规聚丁烯–1的拉伸性能,并以性能较好的等规度为98%,熔体流动速率为0.5 g/10 min的等规聚丁烯–1为例,研究了两种不同粒径的超细硫酸钡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超细硫酸钡298–BT质量分数为7%时,等规聚丁烯–1的缺口冲击强度由49.25 kJ/m2提高到58.44 kJ/m2。通过观察超细硫酸钡粒子形态及其在等规聚丁烯–1中的分散状况及材料断面形态,发现粒径较小的硫酸钡在聚丁烯–1中容易发生团聚,合适的粒径有助于提高聚丁烯–1的缺口冲击强度。
关键词:聚丁烯-1;超细硫酸钡;力学性能;分散性能;polybutylene-1;ultrafine barium sulfate;mechanical property;dispersion performance
-
1203.利用聚磷酸制备低水溶性APP及产品性能表征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以聚磷酸为初始反应原料,尿素为氨化缩合剂,经预聚合和高温熟化两个阶段反应制备聚磷酸铵.实验对制备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产品进行红外(FTIR)和XRD定性检测,研究了产品的微观形貌、水溶性、pH值等参数,确定反应所合成的聚磷酸铵水溶性在0.6 g/100mLH2O以下,氨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为14.10%和70.02%(均为质量分数).
关键词:聚磷酸铵;聚磷酸;低水溶性;产品性能;Ammonium Polyphosphate;Polyphosphoric Acid;Low Water Solubility;Properties of Product
-
1204.国外聚乳酸共混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聚乳酸是一种完全生物降解的热塑性线性脂肪族聚酯,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但是性能刚而脆,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详细介绍了国外聚乳酸共混增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聚乳酸;共混;增韧;Polylactide;Blending;Toughening
-
1205.ABS/石墨/NBR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石墨/丁腈橡胶(NBR)导热复合材料,通过热常数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BR、ABS高胶粉及石墨(G)的添加量对ABS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高胶粉和NBR均能明显提高ABS的热导率和缺口冲击强度,但是丁腈胶粉的改性效果优于高胶粉.以NBR作为ABS复合材料的增韧剂,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大,增韧效果下降,ABS复合材料的热导率提高到纯ABS的5倍,热分解温度提高40℃左右,热膨胀系数下降.当ABS/G/NBR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60/15/25时,其热导率为纯ABS的2倍,缺口冲击强度达21.8 kJ/m2,明显高于纯ABS(2.6 kJ/m2).
关键词:ABS;石墨;丁腈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ABS;Graphite;NBR;Composites;Thermal Conductivity
-
1206.EP/三维编织PE-UHMW纤维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以三维编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为增强体,环氧树脂(EP)为基体,通过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备了EP/三维编织PE-UHMW纤维复合材料,研究了纤维含量和载荷对复合材料摩擦系数与磨损率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逐渐减小;随着载荷的增大,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逐渐减小,但磨损率增大;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
关键词:三维编织技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摩擦系数;磨损率;3D braided technique;polyethylene,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composite;friction coefficient;wear rate
-
1207.微波法合成α-氨基磷酸酯及其在聚氨酯阻燃泡沫中的应用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采用微波辅助法,以苯胺、苯甲醛、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在80℃、功率为300 W的条件下反应2 min,生成α-氨基磷酸酯,并将其作为阻燃剂应用在聚氨酯阻燃泡沫材料中.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 H-NMR、31P-NMR)、质谱(MS)对α-氨基磷酸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热失重分析、极限氧指数、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聚氨酯泡沫的热稳定性、阻燃性、机械性能及聚氨酯泡沫孔的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反应方法相比,微波辅助法大大提高了反应的产率,产率高达98%;而且α-氨基磷酸酯能够提高聚氨酯泡沫的热稳定性、阻燃性、压缩强度和聚氨酯泡沫孔的规则性.
关键词:微波;α-氨基磷酸酯;聚氨酯;阻燃;热稳定性;Microwave;α-Amino Phosphate;Polyurethane;Flame Retardant;Thermal Stability
-
1208.玻璃钢/聚氨酯保温复合管的连接设计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介绍了玻璃钢(FRP)管道常用的连接形式及特点,结合FRP/聚氨酯(PUR)保温复合管的结构形式和使用条件,设计了快速接头连接方式,分析了FRP/PUR保温复合管快速接头的受力情况并确定了主要参数。研究表明,快速接头连接方式与常用连接形式相比,具有施工安装快捷、维修方便、密封效果好、可节约温度补偿器费用等优点,且连接质量有保证。设计的快速接头产品可以批量生产,造价成本低。
关键词:玻璃钢;聚氨酯;保温复合管;连接设计;glass fiber reinforced pipe;polyurethane;thermal insulation pipe;connection joints design
-
1209.多级模内层叠取向模具层叠效果的研究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利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制造的微纳叠层共挤出成型设备,通过串联不同数目的层叠取向模具,分别制备了2层、8层和32层高密度聚乙烯(HDPE)/白色色母和HDPE/蓝色色母微层复合材料以及32层和512层聚丙烯(PP)/尼龙6 (PA6)微层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了多级模内层叠取向模具对高分子复合材料分层和层叠效果.结果表明,多层HDPE/白色色母和HDPE/蓝色色母复合材料层厚均匀且排列整齐,是一种理想的多层板形态;32层PP/PA6复合材料中PP层和PA6层沿挤出方向交替排列,形成了连续的层状结构,但PP层与PA6层之间的界面发生弯曲且界面间隙较大;512层PP/PA6复合材料中,微层厚度急剧减小,接近于微纳米级别,层与层之间的黏结性比层数少的复合材料更好.
关键词:共挤出;层叠;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尼龙6;Co-extrusion;Laminating;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Polyamide6
-
1210.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的扩链研究进展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2014-05-15]
依据聚乳酸(PLA)分子的端羟基和端羧基结构特点,主要综述了近年来以有机小分子扩链改性PLA的方法、机理与应用,分别介绍了端羟基缩聚扩链剂、端羧基缩聚扩链剂以及其他扩链剂在改性PLA中的应用.其中端羟基缩聚扩链剂主要有多异氰酸酯、双环羧酸酐、二酰氯;端羧基缩聚扩链剂主要有二噁唑啉、双环氧化物、二元胺、二元醇.并且简要介绍了其他低聚物如聚乙二醇(PEG)、聚乙醇酸(PGA)、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占-己内酯(PCL)与PLA共聚提高其摩尔质量及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PLA的改性研究与应用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扩链;共聚;改性;Polylactic Acid;Chain Extension;Copolymerization;Modif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