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81.基于磁化水的建筑垃圾深井充填新技术
[采矿业] [2014-11-20]
为解决建筑垃圾与煤矸石混合骨料浆体管道输送性能差,后期强度不足的问题,将磁化水和活化搅拌技术引入建筑垃圾充填配浆试验中.试验探究了不同磁化条件下,磁化水-建筑垃圾浆体主要流变参数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基于Fluent的充填管道输送流速和压力变化模拟,对磁化水-建筑垃圾浆体的管道输送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磁感应强度B=200mT,水循环流速v=0.3m/s时,经活化搅拌后的磁化水-建筑垃圾浆体的坍落度、稠度提升15%~20%,抗压强度提升20%~30%,管道沿程阻力损失减少27%.磁化水在提高建筑垃圾充填体强度,改善其流变性能,提升管道输送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关键词:磁化水;活化搅拌;建筑垃圾;流变性能;管道输送
-
9782.深部薄层煤岩体裂隙-孔隙双渗流模拟研究
[采矿业] [2014-11-20]
结合工程实例,对开滦赵各庄矿14水平(-1225m)开拓东大巷揭露的薄层煤岩体渗流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节渗透系数,获得了薄层煤岩体裂隙-孔隙双渗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孔隙水压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渗流主要发生在充填裂隙143S薄煤层中,且随着渗透系数的增大,地下水体渗透距离增大,而渗透水压减小;143S薄煤层模拟水压过程曲线具有明显的峰值特征和时间滞后效应,而过渡层孔隙水压则不具有这些现象,这与所推导的一维裂隙-孔隙双渗流解答一致;渗透系数在10-8~10-10 m2/(Pa·s)数量级范围内,裂隙水压峰值与其滞后时间呈幂率型相关关系,143S薄煤层渗透系数在10-8 m2/(Pa·s)数量级范围较为切合实际.
关键词:薄煤层;裂隙-孔隙双重介质;双渗流作用;孔隙水压
-
9783.脱水褐煤中矿物质对复吸性能的影响
[采矿业] [2014-11-20]
利用XRF、低温灰化+XRD及FTIR分析胜利高灰褐煤中矿物质组成及特性,在30℃不同相对环境湿度条件下,考察了脱水褐煤的复吸性能,研究了矿物含量对脱水褐煤复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褐煤中矿物有石英、高岭石、白云母、石膏、正长石和赤铁矿等,其中石英和高岭石含量最高,分别占矿物总量的38.1%和28.4%;脱水褐煤的复吸性能受到环境湿度和矿物含量的影响,同一相对湿度下煤样的复吸率随着矿物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煤中矿物表面基团吸附水分子的能力较有机含氧官能团弱.
关键词:脱水褐煤;矿物质;复吸率
-
9784.KOH活化法制备褐煤基活性炭的活化机理研究
[采矿业] [2014-11-20]
以褐煤为原料,采用KOH 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利用热重分析(TGA)、反应快速终止技术、气相色谱(GC)及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褐煤活化过程及气体组成及固态产物成分,并用低温N2 吸附及扫描电镜(SEM)表征活性炭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活化历程可分低温脱水(小于200℃)、预活化(200~400 ℃)、中低温活化(400~600 ℃)和高温活化(大于600 ℃)4个阶段,低温阶段脱除活化料中水分,预活化阶段KOH 与煤中的官能团和侧链反应,在原料煤表面引入活性组分,中低温阶段KOH 及其转化产物(K2CO3 和K2O)与褐煤中碳原子反应,形成和发展大量的微孔,高温阶段KOH 转化形成的K2CO3 和K2O与活性炭微孔骨架上的碳原子反应,使微孔逐渐扩大为中孔和大孔.
关键词:褐煤;活性炭;KOH 活化法
-
9785.采空区自燃带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采矿业] [2014-11-20]
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概念“截断温度”来进行采空区自燃带数值模拟的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1)取煤自燃的临界温度(一般为70℃左右)为截断温度;2)在模拟过程中,当煤温达到或超过该温度时假设煤氧化反应速率不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3)模拟收敛后,将温度场中达到或超过截断温度的区域划定为自燃带.分析表明,该模拟所得自燃带的物理意义就是采空区内能够发生自燃的最大可能范围.最后,针对一处真实采空区,利用该方法对其自燃带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非常相似,证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关键词:采空区;自然发火;自燃带;数值模拟;截断温度
-
9786.海南福山凹陷盆地形态演化分析
[采矿业] [2014-11-20]
通过分析福山凹陷的构造演化史与各时期原型盆地形态,对福山凹陷内部构造发育的成因机理进行研究.认为福山凹陷形态的演化导致其内部产生了双层断裂、东西分区与构造变换带,同时也影响着沉积体系的发育.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构造的形成主要受到一条主控断裂的活动控制,即临高断层;临高断层古近系时期整体表现为东侧伸展量大于西部的不均衡活动特征,使福山凹陷古近纪地层呈三角形态;而临高断层在各时期的演化,使 福山凹陷由非旋转式半地堑形态向坡坪式半地堑形态转换.福山凹陷形态的演化加上流二段地层高塑性泥岩的韧性作用,导致了上下断裂系统的发育;其主控断裂在不同时期具有活动速率迁移性特征,使凹陷旋转伸展的方向在不同时期会发生调整,从而导致福山凹陷东西部地区形态演化的不一致;而形态演化的不一致是形成东西分区与构造变换带的主因.
关键词:福山凹陷;构造演化;盆地形态演化;控制作用
-
9787.利用平面特征和KNNS提高点云配准效率
[采矿业] [2014-11-20]
由于人工建筑物表面存在大量平面特征,提出利用平面特征进行初始同名点的自动寻找.根据整体最小二乘对平面拟合结果,剔除远离特征平面的噪声点,对不同测站的两个平面进行中心化,通过计算平面初始中心及初始中心到平面子集包围圈的最大距离来确定初始同名点.针对最邻近点迭代算法(ICP)中同名点搜索慢的缺点,提出了利用k-最邻近点搜索算法(KNNS)进行对应点的搜索,分析了利用平面特征和KNNS进行点云配准的处理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共面特征和KNNS不仅能够合理改善配准参数,而且还可提高点云配准效率,提出的平面特征和KNNS的ICP算法适合于具有平面特征的建筑物的配准.
关键词:平面特征;KNNS;ICP;同名点;噪声剔除
-
9788.一种矿震监测的WSNs按需分层时间同步算法
[采矿业] [2014-11-2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矿震监测系统对时间同步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按需分层时间同步算法(ODLP).通过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矿震监测系统的网络结构特点,建立了系统拓扑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经典时间同步算法的分层融合,采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提高同步精度,并对其同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仿真结果表明:与TPSN 和RBS相比,ODLP灵活性较高,可以在全网范围内取得更小的同步误差和更低的能量消耗.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步算法;矿震监测;极大似然估计
-
9789.高剂量亚铁Fenton反应及形成次生铁矿物的特性
[采矿业] [2014-11-20]
通过测定pH 值、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态铁离子和H2O2 浓度等在Fenton反应中(初始Fe2+ 浓度为10~200mM)的变化,考察了葡萄糖、苯酚等对Fenton反应过程的影响,分析了生成的次生铁矿物组成.结果表明:初始Fe2+ 浓度≥50mM 条件下的瞬时ORP和pH 值随n(H2O2):n(Fe2+ )摩尔比的增加呈先递增后快速降低的变化过程.初始葡萄糖和苯酚浓度为4.17mM、初始葡萄糖浓度为8.33mM 时的H2O2 基本耗尽时间分别约为15,10,2min;初始苯酚浓度为8.33mM、初始葡萄糖和苯酚浓度为16.66mM 时的Fe2+ 浓度至60min末分别为7.40,27.40,58.83mM.初始pH 值为3.3时Fenton反应形成的次生铁矿物经XRD分析初步鉴定为施氏矿物,其中添加葡萄糖或苯酚的Fenton反应生成的球形次生铁矿物其表面形成刺突.
关键词:Fenton反应;次生铁矿物;施氏矿物;葡萄糖;苯酚
-
9790.瓦斯风压诱导矿井风流灾变规律研究
[采矿业] [2014-11-20]
为了深入分析瓦斯风压诱导矿井风流灾变规律,建立了一维非稳定流动微分方程以及单一巷道瓦斯体积分数弥散模型,结合通风网络理论中的节点风量平衡定律和回路风压平衡定律,得出了非稳定流的网络模型和瓦斯体积分数联合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通过编写计算机程序实现了耦合模型的求解,运用该程序模拟了九里山煤矿“8.23”15051区段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结果表明,15011工作面在瓦斯风压作用下,将发生风流逆转,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最高达18.39%,与本次事故案例记载的结果一致.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风流灾变;瓦斯风压;风流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