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71.地电化学在隐伏铜镍矿勘查中的应用及异常形成机理探讨
[采矿业] [2018-03-10]
本文从元素迁移角度探讨地电化学异常形成机理。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通过在金川二矿区采集的地电化学数据结果,以及该地区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有如下推测:(1)该类地区地电采集的成矿元素的迁移受多个营力多阶段作用,主要由电化学迁移、地气迁移与水动力迁移所主导;(2)电化学迁移的模式会对最终地电数据曲线的形态有所影响,影响的根本因素主要在于矿体形成的电场回路的形态;(3)地电提取的物质是矿体析出并迁移至地表周围所赋存的元素,这些元素在地表呈活动态离子、络合物或超微细颗粒被粘土矿物所吸附。
关键词:地电化学;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元素迁移;元素赋存
-
5672.西藏多龙矿集区地堡铜(金)矿床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多龙矿集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北侧、羌塘地块南缘,是我国近年来发现的最大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Cu(Au)矿集区。地堡是多龙矿集区最西南边缘的矿床,资源潜力巨大,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但研究程度薄弱。本次工作对地堡Cu(Au)矿开展了锆石U-Pb测年、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为推动资源勘查和矿集区成矿规律的总结提供理论依据。含矿斑岩锆石206 Pb/238 U平均加权年龄为111.2±0.4Ma(MSWD=0.67),与矿集区成矿岩浆活动时限一致,是矿集区重要组成部分。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显示矿床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温度集中于140~382℃,主要集中在240~280℃。成岩阶段石英斑晶中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2%~20.7%NaCleqv.,含盐子晶包裹体盐度为33.6%NaCleqv.和43.9%NaCleqv.;成矿阶段不含石膏石英脉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2%~20.8%NaCleqv.,黄铁矿石英脉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1.1%~11.1%NaCleqv.,石膏中Ⅰ型包裹体盐度范围为0.5%~9.3%NaCleqv.。对钻孔DNZK6428样品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并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结果表明F1、F2、F3代表成岩阶段,因子主成分为Y-Ho-Er-Tm-Yb-Dy-Lu-Tb-Eu-Gd-Sm-La-Ce-Pr-Nd-SiO_2-Al_2O_3-CaO等,F4和F5代表铜金矿化阶段,因子主成分为Sn-Sb-Ba-Fe_2O_3-Sr-|SiO_2|-Ni-Cu-U-In-Cd-Au-Zn。黄铁矿δ34SV-CDT值总体较为集中,呈"双峰塔式"分布,变化范围为-7.8‰~4.1‰,均值为-4.23‰,为深源岩浆硫,硫的来源接近地幔硫。矿床粒状黄铁矿Co/Ni比值为0.207~10.775,平均值4.39,脉状黄铁矿Co/Ni比值为0.353~23.155,平均值3.802,均为热液成因。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具明矾石和硫砷铜矿典型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矿物组合,地堡Cu(Au)矿为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关键词:锆石U-Pb测年;含矿斑岩;硫同位素;流体包裹体;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
5673.广东省海丰县长埔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采矿业] [2018-03-10]
长埔锡矿床为广东莲花山断裂带南西段的一个中型规模的中高温热液锡矿床。矿体赋存于下侏罗统长埔组海陆交替变质砂页岩与石英斑岩内外接触带中。矿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锡矿石、石英锡矿石、锡铅锌矿石。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影响形成的脆—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层间滑动断层、糜棱面理及片理面,石英斑岩脉内外接触带,具有电气石化、硅化、绿泥石化蚀变强烈地段,是此类矿床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长埔锡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莲花山断裂带;广东省
-
5674.黔西北铅锌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标志
[采矿业] [2018-03-10]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处于川-滇-黔铅锌银成矿域东侧,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发现多处大中型铅锌矿床,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床凉水沟铅锌矿的地层、岩性、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和物化探特征的分析,认为该铅锌矿床主要是以岩性为主导因素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同时受到构造活动的控制;矿化产于下石炭统大埔组白云岩中,具有顺层展布特征;构造部位位于背斜轴部及两翼的NWW向次级断裂,矿体呈透镜状、似板状、囊状,金属矿物主要为铅锌硫化物。通过分析总结区域上影响成矿的主要条件,认为地层岩性和构造活动对成矿意义重大,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大量喷发促使了矿床的形成。结合黔西北成矿条件和潜力提出了找矿标志:石炭系蚀变碳酸盐岩为地层、岩性标志;NE向与NW断裂交汇部位,以及NW向断裂内的次级断层、层间破碎带、褶皱发育地段是构造标志;铁帽可作为地表找矿标志;区域低电阻率、高极化率和地球化学异常是找矿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标志。
关键词:凉水沟铅锌矿;成矿带;成矿条件;找矿标志;黔西北
-
5675.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流体改造与铀成矿
[采矿业] [2018-03-10]
内蒙古巴音戈壁盆地塔木素地区的铀矿化与中国北方其他盆地的层间氧化带砂岩型和泥岩型铀矿化明显不同。在该地区的铀矿化岩石中,砂岩和泥岩几乎各占一半,并且出现不同类型的后期改造。笔者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观察和室内微观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矿化岩石发育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碳酸盐化、石膏化和绿泥石化等多种蚀变。在查明各蚀变带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巴音戈壁组上段蚀变带的期次及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认为,以赤铁矿化、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为标志的红色、黄色岩石氧化作用发育时间较早,而碳酸盐化、石膏化和绿泥石化较晚;铀矿化分布受氧化作用控制,而灰绿色蚀变所代表的后期热流体叠加作用,使铀矿化进一步富集。
关键词:塔木素地区;蚀变作用;铀矿化;后期叠加
-
5676.山东郭城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在对研究区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矿体地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从岩浆岩、地层、构造和地球化学场四个方面对研究区的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认为断裂构造是本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断裂构造作为金矿床形成和空间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不仅提供了成矿流体运移通道,而且还提供了矿体就位空间,这一点也同时在地球化学异常显示上得到证明。
关键词:金矿床;控矿因素;脉岩;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场
-
5677.基于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的河北平泉下金宝金矿床成矿机理(英文)
[采矿业] [2018-03-10]
下金宝金矿床位于永安—下营房—毛家沟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作者以河北下金宝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进而探讨本矿床的成矿机理。宏观地质特征和S、Pb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本区成矿物质主要由下金宝花岗质岩浆提供,部分来源于围岩。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本区早阶段的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沸腾作用,导致金的沉淀,中、晚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导因素为流体的混合作用,而水/岩反应促使金沉淀的现象贯穿成矿的始终。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下金宝金矿床
-
5678.平煤八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研究与应用
[采矿业] [2018-03-10]
为解决平煤八矿现有通信联络系统相互独立,关键时刻不能互通和联络,缺乏统一调度指挥,各生产系统数据不能联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程控调度台的煤矿多网融合通信与应急广播系统,通过统一的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矿井程控电话网、无线通信网、人员定位网、安全监测网、应急扩播网统一集成和互联互通,提高了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多网融合;语音联动;IVR数据查询;应急救援;互联互通;煤矿开采
-
5679.工作面强矿震事件的震动波CT时空预测技术
[采矿业] [2018-03-10]
以某矿3307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微震监测为基础,统计分析微震事件的震源能量和震动频次,并结合震动波CT技术动态预测强矿震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震动波CT技术,反演得出煤层和顶底板切片波速异常系数An和波速梯度变化系数VG等值线云图,确定高波速正异常和高波速梯度异常区域,可从空间上划分出强冲击危险区域;分析微震事件的时间分布表,探讨每日震动总能量/频次与强矿震事件的耦合规律,结合波速异常系数An和波速梯度变化系数VG等值线云图,可从时间上确定冲击危险期;对比现场实测数据,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均验证了预测结果的有效性。
关键词:震动波CT;强矿震事件;波速异常;波速梯度异常;冲击危险期
-
5680.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岩矿分析中的应用
[采矿业] [2018-03-10]
研究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水系沉积物样品中的铜、铅、锌等多元素,与传统电热板消解溶矿(热传导)法进行对比,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对结果的准确率、精密度和回收率完全符合要求,且微波消解以具有速度快、试剂用量少、样品不易被玷污、节约能源等突出优点,使其广泛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岩石矿物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