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16 篇 当前为第 567 页 共 1392

所属行业:采矿业

  • 5661.粤东北仁差盆地构造演化与铀成矿构造机制探讨

    [采矿业] [2018-03-10]

    基于对仁差盆地以及邻区区域节理筛分和统计分析,恢复了仁差盆地自印支期以来的古应力要素。印支期,仁差地区受到南北向的挤压,并形成长轴东西向的褶皱,并使地壳加厚;燕山早期,形成凹陷盆地,开始接受沉积;燕山晚期,在重力作用下失稳导致近南北向伸展作用的产生,形成仁差NNE断陷火山盆地的雏形;始新世,盆地转向隆起和剥蚀阶段,形成了仁差盆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现代构造格局。根据区域应力分析以及仁差盆地的地质特征,构建了仁差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仁差盆地的断裂体系演化做了初步研究,并通过形变构造分析,提出了本地区断裂体系与铀成矿的关系模式。
    关键词:构造演化;构造机制;铀成矿;仁差盆地
  • 5662.乌鲁木齐河东区矿层气成分浅析

    [采矿业] [2018-03-10]

    乌鲁木齐河东矿区属于准南,位于北天山博格达山北麓,行政区划属乌鲁木齐管辖,主要地层为西山窑组,含30余层,层总厚49.14-146.76m,其中有数层>8m的巨厚矿层,矿层气资源丰富。本文对改区域矿层气成分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矿层气;成分;河东区
  • 5663.刚果(金)某难选氧化铜钴矿选矿工艺连选试验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刚果(金)某氧化铜钴矿具有铜钴赋存状态复杂、碳质物含量高等特点,采用常规单一浮选工艺铜钴回收率均较低。本次连选试验最佳选矿工艺为预先浮选脱碳—异步浮选硫化矿和氧化矿—浮选磁选联合原则流程,原矿样含铜1.71%、钴0.31%,获得硫化精矿含铜25.94%、钴2.81%,氧化精矿含铜15.78%、钴0.60%,磁选精矿含铜3.54%、钴0.99%,铜钴回收率分别达到79.05%、61.33%。该连选工艺流程结构稳定,药剂制度简单,磁选操作简便,可为刚果(金)同类矿石资源的处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氧化铜钴矿;异步浮选;高梯度磁选;浮磁联合工艺;连选试验
  • 5664.豫西崤山老里湾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作用

    [采矿业] [2018-03-10]

    豫西崤山老里湾岩体位于华北陆块南缘崤山地区东部,是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近年新发现的二长花岗岩体。岩体内部已发现多个矿体,为探寻岩体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对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体内部矿化特征研究,揭示其形成机制及成矿作用。全岩Rb-Sr定年结果显示,老里湾岩体的侵位时间是149±11Ma。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总体表现为高硅、高铝、富碱、低镁的钾玄质、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δ Eu=0.62~0.66,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岩体具有中等含量Sr,低Yb、Y,揭示源区除石榴子石外还有斜长石残留;岩体形成于加厚地壳向正常地壳减薄的环境。岩体内部矿化特征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成矿时代属晚侏罗世,老里湾岩体成矿是豫西地区晚侏罗世成矿事件在崤山东部地区的地质响应。老里湾岩体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找矿前景较好,岩体周边地区应被视为崤山东部重点找矿靶区之一。
    关键词:老里湾岩体;Rb-Sr年代学;地球化学;崤山
  • 5665.改性含钛高炉渣中钙钛矿浮选分离工艺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为了实现攀钢含钛高炉渣中钛组分的有效回收,对其进行了化学组分的调整和高温选择性析出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性渣中主要矿物的浮选、人工混合矿浮选、改性渣浮选等研究。结果表明,辛基异羟肟酸(OHA)对三种矿物表现出一定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捕收剂与抑制剂用量对浮选效果未有明显效果,且耗酸量较大;通过SEM和EDX分析表明,各矿物表面被针状硫酸钙覆盖导致捕收剂与抑制剂对矿物的作用效果减弱,因此需要寻求较为有效的表面处理剂对改性渣处理后再进行浮选分离。
    关键词:含钛高炉渣;改性处理;钙钛矿;辛基异羟肟酸;浮选分离
  • 5666.湘东北醴陵地区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预测探讨

    [采矿业] [2018-03-10]

    通过对湘东北醴陵地区地质资料进行新的分析和认识,对区域地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及区内各种矿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应的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通过该模型成功预测出找矿靶区,并取得很好的地质找矿效果。
    关键词:冷家溪群;胡家坳矿区;石英脉型金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
  • 5667.采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采矿业] [2018-03-10]

    在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能够导致井下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其中矿压显现是严重影响工作面生产和井下人员安全的危险因素之一。为了减小矿压显现强度,避免强矿压的发生,保证井下人员的安全和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要对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主要包括:工作面推进速度、开采深度、工作面长度、采高与控顶距等。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矿压;影响因素
  • 5668.基于正交试验法的某低品位氧化镍矿酸浸试验研究

    [采矿业] [2018-03-10]

    利用L_(16)(4_5)正交试验研究了低品位氧化镍矿酸浸过程中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浸出温度和搅拌速率对镍浸出率的影响。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镍浸出率的因素显著性依次为液固比>浸出温度>硫酸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率。镍的浸出优化条件为液固比为4∶1,浸出温度为100℃,硫酸浓度为5.2 mol/L,浸出时间2.5 h,搅拌速率为250 r/min,在此条件下镍的浸出率可达98.23%。研究可为优化类似镍矿酸浸工艺提供参考。
    关键词:氧化镍矿;酸浸;正交试验;影响因素
  • 5669.贵州省册亨县长坪金矿点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采矿业] [2018-03-10]

    以册亨县长坪金矿普查阶段的实际资料为基础,充分搜集以往地质、物探、化、遥感、科研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及成控矿特征、成矿规律、成矿条件及地质条件充分研究,找矿潜力进行初步分析,确定找矿靶区,并对其资源量进行预测。充分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研究异常元素之间的分异程度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能够确定有利成矿元素特征。将Au、As、Sb、Hg元素异常与构造特征相结合,可确定元素异常部位及其与金矿化的强弱关系,并结合地球物理特征可初步判定与成矿有关的断裂带特征。将以上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因素整理成矿预测。
    关键词:成矿条件;地质特征;成矿预测;金矿;册亨长坪
  • 5670.注氮防灭火技术在元堡矿1907工作面的应用

    [采矿业] [2018-03-10]

    为了防治元堡矿1907工作面的9号煤层的自燃现象,该文根据1907工作面的基本概况,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实践应用表明,注氮防灭火技术对控制1907工作面的煤层自燃现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煤炭自燃;注氮机理;注氮防灭火技术;注氮流量
首页  上一页  ...  562  563  564  565  566  567  568  569  570  571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