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1.班—怒成矿带西段躬穷左波Fe-Cu矿区侵入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采矿业] [2018-06-19]
本文对躬穷左波Fe-Cu矿区出露的三套酸性侵入岩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和钾长花岗岩~(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47.0 Ma、143.6 Ma和142.8 Ma,矿区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存在3期岩浆事件。岩石地球化学组成特征显示,花岗斑岩属准铝质-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弱过铝质I型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经历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属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石微量元素富集Rb、Th、U、Pb而亏损Nb、Ta、Ti、P元素,Nb/Ta比值接近大陆地壳组成及锆石负的εHf(t)值特征,指示成岩物质以壳源物质为主。躬穷左波晚侏罗世矽卡岩型Fe-Cu矿化事件的发现对于完善班—怒带西段成矿规律和指导区域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躬穷左波;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
4202.安徽省石台县银坑地区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采矿业] [2018-06-19]
2009年开始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院在皖南地区开展了横船渡等四幅图的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发现了石台县银坑地区Ag、Cu、Pb、W、Mo、Bi、As、Sb,综合异常区,并在异常区域进行了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对异常元素组合良好的青山异常和甘坑异常开展岩石剖面和槽探工作,发现了铜矿化体3条,获得了银坑地区铜多金属找矿线索。该地区位于石台—青阳金—银—铅—锌—钨—锰成矿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对以往地质、物化探资料的进一步研究,认为该地区为一较好的铜多金属找矿靶区。
关键词:水系沉积物;地磁异常;土壤异常;地质成矿;找矿靶区
-
4203.东胜铀矿田的铀石研究
[采矿业] [2018-06-19]
东胜铀矿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铀矿床均产于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下亚段的砂岩中,为砂岩型铀矿床。矿床中铀矿物颗粒非常细小(多为0.n~nμm),通过电子探针对矿石的详细研究,发现铀矿物以铀石为主,铀石主要产于砂岩的杂基中,多围绕细粒黄铁矿(或白铁矿)产出,并部分交代黄铁矿。部分铀石围绕氧化的钛铁矿或砂岩的碎屑颗粒边缘产出。经扫描电镜研究发现,铀石为颗粒极为细小的四方柱状与锥面的聚形晶体,呈浸染状或聚集成放射状的球粒分布。同时通过重矿物分离出的铀矿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认为铀石无疑。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直罗组下段下亚段;砂岩型铀矿床;铀石
-
4204.不同浓度铈掺杂二氧化钛的锐钛矿结构热稳定性研究
[采矿业] [2018-06-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浓度Ce掺杂与纯TiO_2,对其进行了500、600、700℃保温1.5 h的热处理。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方法分别分析了其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纯TiO_2在500℃时为单一锐钛矿,600℃时为锐钛矿金红石混晶结构,700℃已经完成锐钛矿向金红石的相变;当Ce掺杂浓度为0.6%时,700℃热处理出现了微量的金红石,当Ce掺杂浓度为1.2%、2.4%时,700℃热处理后未出现金红石,Ce掺杂提高了Ti O2锐钛矿结构的热稳定性。
关键词:Ce掺杂;TiO2;热处理;锐钛矿;热稳定性
-
4205.激电测深法在滇东南某锰矿勘查中的试验效果
[采矿业] [2018-06-19]
通过激电测深法在滇东南某锰矿区对已知锰矿体进行勘查实验,得知该锰矿矿体电性特征为高阻中极化。并以此为依据,推断出矿体在二度空间内的埋深及产状特征,为矿区外围找矿及异常查证提供物探依据。试验表明激电测深工作在区内有较好的找矿效果。
关键词:异常查证;激电测深法;锰矿;滇东南
-
4206.龙首矿高应力坑底隔离矿柱失稳模式
[采矿业] [2018-06-19]
以金川龙首矿坑底隔离矿柱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和FLAC~(3D)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矿区大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岩体位移反分析,确定了合理的矿岩计算物理力学参数;从塑性区分布、最大主应力变化及能量演化3个角度,分析了坑底隔离矿柱的破坏模式。研究表明:隔离矿柱塑性区面积随地下开采活动表现为"增加—稳定—减小"的变化趋势,塑性屈服变化较为稳定;最大主应力表现为震荡性缓慢增加趋势,不会形成高应力集中和高应变能聚集;同时在大规模的充填体的应力吸收和转移作用下,隔离矿柱的能量耗散速度得以减缓,使其能量的积聚与耗散维持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其变形破坏模式是渐进式的,不会产生灾害性突变失稳破坏。
关键词:隔离矿柱;塑性区分布;能量演化;数值分析;渐进性破坏;失稳模式
-
4207.基于大数据智能的找矿模型构建与预测
[采矿业] [2018-06-19]
当前地质科学数据呈现出科学大数据的特点,依靠传统人工检索和处理地质大数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当前地质科学高速发展的需求。针对找矿地质模型建立与预测需求,本文利用大数据发现方法实现了地质找矿专题数据的自动采集;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地质专题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提取,研究了基于大数据智能的找矿模型预测方法。在已有地质成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多数据源找矿地质模型库,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对找矿概念模型库中数据进行分类研究,通过计算模型中控矿要素的使用率和重要性来建立起全面客观的找矿地质模型,最终实现找矿模型预测。
关键词:地质大数据;人工智能;找矿模型
-
4208.南秦岭竹山地区早古生代碱性岩浆活动及其相关铌稀土成矿的若干认识
[采矿业] [2018-06-19]
南秦岭竹山地区发育强烈的志留纪碱性岩浆活动,主要岩性包括正长岩、火成碳酸岩、粗面岩和碱性玄武岩,侵位时间集中于450~430 Ma。该期碱性岩浆活动主要形成于幔源碱性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演化,岩浆源区以HIMU组分为主,具有HIMU和EMⅠ、EMⅡ多种富集地幔端员混合特征。碱性杂岩体普遍发育铌、稀土矿化,形成了庙垭、杀熊洞、天宝等大型或超大型矿床。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碱性杂岩体或碱性火山杂岩的空间展布,富碱和较高的结晶分异程度是成矿有利条件。幔源与洋壳俯冲消减、陆源沉积物再循环以及地幔流体交代作用关系密切。该期碱性岩浆-成矿事件形成于板块边缘岩石圈强烈伸展和幔源岩浆底侵上涌背景。
关键词:碱性杂岩;铌稀土矿床;伸展;底侵;南秦岭
-
4209.山东省平邑归来庄金矿深部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采矿业] [2018-06-19]
山东平邑归来庄金矿深部矿床,受近EW向归来庄F_1断裂和中生代隐爆角砾岩体共同控制,赋存于Ⅰ号构造蚀变带内,属"中低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该区基本成矿规律:归来庄F_1断裂为一经历多次活动的构造隐爆角砾岩蚀变带,既控矿又赋矿,矿体的展布、金的富集与隐爆角砾岩体关系密切;矿体总体向南西侧伏,具有侧伏向延伸大于倾向延长的特点,侧伏向深部仍可能再次出现富集带,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和一定的资源潜力。
关键词:归来庄;金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山东平邑
-
4210.广东海丰县长埔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采矿业] [2018-06-19]
长埔锡矿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主要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群吉水门组(J1jj)层间滑动构造破碎带中,矿体规模、形态及产状均受层间破碎控制;矿床经历两个期次的矿化,导致矿石物质组份多样,电气石化、硅化、绿泥石化与成矿关系密切。长埔矿区北东向外围,沿矿带走向部位虽为第四系所覆盖,但存在多处与长埔矿区相类似的航磁异常,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长埔锡矿;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外围找矿方向;航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