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05 篇 当前为第 210 页 共 1391

所属行业:采矿业

  • 2091.新思想领航 以“四力”打造“四强”新矿

    [采矿业] [2018-09-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庄严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力量。十九大报告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和路径导向。按照深化国企改革的战略部署,山东能源新矿集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
    关键词:新矿集团;绿色开采;
  • 2092.柴达木盆地红沟子油砂矿储层特征及成因探讨

    [采矿业] [2018-09-15]

    以野外露头、录井描述、岩心、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普通薄片、荧光薄片、分析化验等方法,研究了柴达木盆地红沟子油砂矿的储层特征和成矿因素。结果表明:红沟子油砂矿出露于红沟子构造高点,沿着背斜两翼分布,发育层位为新近系上油砂山组(N_2~1)和下油砂山组(N_2~2);红沟子油砂矿的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石英、长石、岩屑含量为Q38F32R30,整体成熟度较低;储层物性整体随着深度变大而变差,孔隙度为3.10%~38.90%,平均为22.70%,渗透率为0.1×10~(-3)~10.0×10~(-3)μm~2,综合评价为中孔、低渗储层;油砂的含油率随着孔隙度、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含油率为0.12%~15.55%,平均为2.51%;充足而持续的烃源供给、优质的储层、有效的盖层封闭、盆地高寒缺氧的古气候环境、良好的运移通道和较晚的构造抬升是红沟子油砂成矿的必要因素;孔隙度大于25.00%、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砂泥互层配置良好、泥岩层较厚、靠近背斜核部的区域是今后的勘探优选目标。该研究为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资源的下步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油砂矿;储层特征;成矿因素;红沟子地区;柴达木盆地
  • 2093.高擎示范矿的旗帜——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矿“8341”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诚信文化融合纪实

    [采矿业] [2018-09-15]

    今年以来,冀中能源邯矿集团云驾岭矿紧扣"8341"安全管理体系示范矿建设目标,坚持"融入、规范、提升"原则,强化体系全方位渗透,实施流程立体化再造,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进了"8341"安全管理体系与固有安全诚信文化的高度契合,推进了矿井安全高效稳健发展。体系全方位渗透年初,冀中能源集团为了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经过反复论证,精心提炼出"8341"安全管理体系,其内涵是:
    关键词:云驾岭矿;安全管理体系;冀中能源;邯矿集团;安全诚信;
  • 2094.山西某矿煤炭开采对地表变形影响的观测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近年来大量的机械化煤炭开采,引起地质环境的严重破坏,越来越多的地表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致使人与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文章以山西某矿4200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对地表电杆的变形影响为例,研究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地表测量技术及预测手段。
    关键词:开采;变形;沉陷
  • 2095.陕西省柞水县庙沟—韭菜沟金矿控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采矿业] [2018-09-15]

    庙沟—韭菜沟金矿位于中秦岭晚古生代柞水—山阳热水沉积盆地的中部,大西沟-穆家庄-黑沟菱铁、贵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区内出露的大西沟组第二岩性段(D2d2)上部层位及第三岩性段(D2d3)下部层位,分别是大西沟—银洞子菱铁铅银多金属矿、桐木沟锌矿、穆家庄铜矿、庙沟—韭菜沟金矿的主要赋矿层或矿源层,同属晚古生界泥盆系与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Fe-Cu-Ag-Au成矿系列。尤其是泥盆系大西沟组上段(D2d3(1-2))的中部层位形成一长度大于8km的庙沟—韭菜沟—笊篱沟金成矿富集带,成矿条件优越,金矿体受层间构造控制,均与黄铁矿化铁白云石石英脉相关,蚀变类型为黄铁矿化、硅化、铁白云石化、毒砂化等。通过分析其控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总结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结合物化探成果及与热液成因矿床类比,认为本矿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庙沟—韭菜沟金矿;控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陕西
  • 2096.马尼特坳陷准栅地区赛汉组沉积特征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采矿业] [2018-09-15]

    为实现马尼特坳陷南缘铀矿找矿突破,以准栅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学分析,将赛汉组自上而下划分为上段、中段和下段3个等时层序段,又将上段划分为2个下粗上细的沉积旋回,即上段上亚段和上段下亚段。准栅地区已发现的铀矿体位于赛汉组上段上亚段,其沉积相为下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其中分流河道微相明显地控制了本区已发现的铀矿体。对比恩格日因铀矿床,提出目前准栅地区已发现的铀矿体非本区主要铀矿体,将下一步工作主要找矿目标层定为赛汉组下段,重点找矿工程应布设在已知矿带SE侧靠近蚀源区一带。
    关键词:马尼特坳陷;赛汉组;沉积特征;铀成矿
  • 2097.太行山南段铜矿成矿时代厘定及成矿意义

    [采矿业] [2018-09-15]

    太行山南段井陉-内丘一带是河北省重要的铜矿远景区,区内成矿条件优越。已有研究资料多将该区铜矿类型、成矿条件等与山西中条山铜矿富集区进行类比。由于缺少对铜的成矿时代的精确限定,致使无法对区内铜矿床的形成过程及成因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制约着区域铜矿成因类型对比及找矿勘查工作部署。本文以区内桃园铜矿床及酸枣坪、虎寨口、鹿峪和方垴等四个铜矿化点为研究对象,采用Rb-Sr法测试分析了上述铜矿床及矿化点的矿石硫化物。测试结果显示,桃园铜矿不同硫化物对Rb-Sr等时线年龄在1829.6~1840Ma之间,酸枣坪铜矿点的形成时代为1830.7±5.2Ma,虎寨口铜矿点的形成时代为1844.3±5.9Ma。上述三个铜矿床(点)矿石硫化物Rb-Sr等时线年龄测试结果表明,在古元古代晚期区内有一次较为强烈的铜矿成矿作用,成矿时限在1830~1844Ma之间。而方垴和鹿峪两个铜矿化点矿石硫化物测年结果与上述三个铜矿床(点)形成时间有较大差异,Rb-Sr等时线测年结果分别为1402±23Ma和1376±37Ma,说明在中元古代长城纪末期区内仍有一次铜矿化作用发生。结合华北地台构造演化过程,太行山南段古元古代晚期第一次铜矿化与山西中条山胡-篦型铜矿形成时代接近,铜矿床的形成与吕梁运动关系密切。由于太行山南段铜矿(点)分布区地处陆内构造环境的晋豫裂陷带,而山西中条山铜矿富集区处于秦岭-大别活动带的北缘的"秦岭古洋"壳向华北地台俯冲环境,构造环境差异可能导致两区在铜矿形成潜力及规模上存在一定差异。与区内第一次铜矿化作用相比,发生在中元古代长城纪末期的第二期铜矿化在成矿规模及强度上均较弱,其成矿动力学机制有待进一步分析确定。
    关键词:铜矿;成矿时代;构造环境;成因类型;太行山南段
  • 2098.矿用无轨胶轮车检验信息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介绍了矿用无轨胶轮车产品检验信息化数据采集解决方案的研究过程,着重解决了产品检验过程复杂中的跨学科、多仪器、不确定场所环境等不利于过程信息化的问题,研究了适合产品检验的可操作解决方案,并且配套设计了可以与实验室LIMS系统对接的PC电脑和移动手持PAD设备的专用数据采集软件和存储数据库。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测试,针对某批次样品废气成分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得到了批次样品废气成分结果的曲线图,经过对比从检验合格的产品中发现了存在安全质量隐患的车辆型号,排除了问题。
    关键词:矿用无轨胶轮车;检验检测;信息化;数据分析
  • 2099.四川省康定市二郎东石膏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二郎东石膏矿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金汤弧型滑脱—推覆带西南端,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D_1),中泥盆统(D_2)、下二叠统(P_1)、中三叠统(T_2)及第四系残坡积物(Q~(edl)),石膏矿体赋存于下泥盆统第二段(D_1~2)的白云岩中,矿体总体受二郎东背斜控制的层状-似层状产出,矿床规模已达大型。
    关键词:二郎东石膏矿;地质特征;成因分析
  • 2100.江西于都——全南地区钨矿的地质特征分析及找矿标志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钨矿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江西是我国钨矿储量较为丰富的地区,本文对江西省内于都—全南地区的钨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于都—全南地区;钨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首页  上一页  ...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