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1.贾矿选矿工艺流程改造分析
[采矿业] [2018-09-15]
针对贾矿工艺流程的特点,通过增加新型选矿设备,来提高精矿产品的质量稳定率。根据现场工艺流程特点,对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将尾矿全部回收,提高金属回收率改变四磁的流程走向,停用一浓给矿泵,降低能耗。根据磨矿分级特点在三段旋流器给矿前加装脱磁器,降低三段磨矿负荷,消除磁团聚对三段旋流器分级效率的影响,提高分级效率,提高磨矿系统的处理能力。根据现场情况,将四段磁选尾矿分别给入二、三段旋流器泵池,从而提高金属回收率。改造后,整个流程更加顺畅,降低循环负荷,生产指标控制平稳,降低设备能耗,对生产操作更加方便,还可大幅度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关键词:工艺流程;精矿产量;金属回收率
-
1892.大兴安岭滨南钼矿床赋矿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滨南钼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为近年来发现的燕山期中型斑岩型钼矿床。为探讨矿区赋矿岩体的成因,岩体构造环境及成岩成矿关系,对赋矿围岩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该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55 Ma±1.5 Ma,表明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晚侏罗世。在地球化学组成上,该花岗岩具有高w(SiO_2)(70.79%~73.35%)、高w(K_2O)(3.23%~4.79%)、低w(P_2O_5)(0.08%~0.11%)、低w(TiO_2)(0.24%~0.30%)的特征,TFeO/MgO比值介于4.98~8.80,分异指数(DI)介于81.98~86.64均较高,经历了高度的结晶分异,属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花岗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94.63×10~(-6)~124.94×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极高[(La/Yb)N=19.88~26.01],并具有中等—弱的负铕异常(δEu=0.69~0.87);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Ti)亏损的特征,表明赋矿花岗岩具有岛弧花岗岩的特征。成矿与成岩在时间、空间及成分上的一致性,指示成岩与成矿产生于同一地质事件,即形成于中生代蒙古-鄂霍次克洋向东北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
关键词: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钼矿;蒙古—鄂霍次克洋
-
1893.针对铅锌矿多金属矿浮选试验参数优化研究
[采矿业] [2018-09-15]
近几年,我国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较大,但有色金属行业还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对一些金属的浮选工艺还不够完善。例如铅、锌金属虽然被大量运用到生活用品和工业生产中,但在铅锌浮选中,虽然锌的品位和回收率较高,铅的回收率并不高,一般在70%左右,这使很大一部分的有用资源被浪费。所以本文通过改变浮选试验参数的方式在保证锌品位和回收率的同时,提高铅的品位和回收率。
关键词:铅锌矿分离;锌金属浮选;铅金属浮选;综合回收
-
1894.云南思茅区蛮腰山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采矿业] [2018-09-15]
云南思茅区蛮腰山矿区铁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中三叠统忙怀组与下古生界团梁子岩组的不整合接触界面之上,赋矿层位稳定,地层控矿明显,矿石矿物以赤铁矿为主,矿床类型为湖相沉积型赤铁矿床。该区域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关键词:沉积型赤铁矿;地层控矿;云南思茅区蛮腰山
-
1895.镜铁山矿数字化矿山建设总体规划
[采矿业] [2018-09-15]
结合镜铁山矿目前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现状,围绕镜铁山矿安全生产需要,提出镜铁山矿信息化、数字化矿山建设方案及建设思路: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以矿山生产业务需要为基础,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矿山应该从矿山自动化开始,实现设备代替工人、监控代替巡检、遥控代替现场,将矿山的高危岗位生产人员解放出来,达到降本增效为目标;然后实现数字化,将生产数据集中汇总,统一调度和报表,及时反馈;最后实现智能化,建立矿山生产模型,实时更新生产数据,通过远程计算和调度,实现自动调度和管理。
关键词:镜铁山矿;数字化矿山;数字化矿山建设方案;建设思路
-
1896.南岭中段黄沙矿区223铀矿床绿泥石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采矿业] [2018-09-15]
绿泥石化是华南热液铀矿床重要的蚀变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对南岭中段黄沙矿区223铀矿床绿泥石的岩相学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区分出4种产出状态的绿泥石,识别了绿泥石的化学成分类型,计算了绿泥石的形成温度、n(Mg)/n(Fe+Mg)等相关指数,讨论了绿泥石形成机制环境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研究表明223铀矿床绿泥石主要分为黑云母蚀变型、长石蚀变型、裂隙充填型和铀矿共生型4种产出类型,为富铁的蠕绿泥石,形成于还原环境,形成温度为200~282℃,属于中温热液蚀变;绿泥石的形成机制主要有溶蚀-沉淀结晶和溶蚀-迁移-沉淀结晶2种方式。绿泥石化改变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原岩中铀的赋存状态,提供了成矿热液部分铀源和有利于铀富集成矿的地球化学环境。
关键词:223铀矿床;绿泥石;铀成矿;形成机制
-
1897.“两硬”条件下回采巷道强矿压显现防治技术
[采矿业] [2018-09-15]
针对"两硬"条件下工作面回风巷强矿压显现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及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强矿压显现发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采用深孔断顶爆破和大直径卸压钻孔的防治方案,确定了爆破参数和卸压孔的布置参数。通过比较采取上述措施前后工作面回风巷的变形和微震活动的强烈程度对防治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深孔断顶爆破和大直径卸压孔防治措施的实施,安全释放了回采巷道煤体中聚集的弹性能,成功地破坏了采空区坚硬顶板的完整性和煤柱体的储能条件,消除了工作面回风巷强矿压显现的危险性,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
关键词:两硬;强矿压显现;弹性能;深孔断顶爆破;大直径卸压孔
-
1898.研山铁矿磁矿流程改造试验
[采矿业] [2018-09-15]
针对研山铁矿选厂磁矿流程中旋流器与筛子串联工艺筛分效率低的问题,进行了工艺流程调整,用旋流器作为主要分级设备,筛子作为精矿隔粗设备,进行了试验室试验和现场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段分级采用旋流器进行分级,在精矿后用高频细筛隔渣,能够保证精矿品位,并减少高频细筛使用台数。
关键词:铁矿;磁铁矿;分级效率;流程改造
-
1899.新疆某混合铅锌矿浮选试验
[采矿业] [2018-09-15]
新疆某混合铅锌矿铅、锌品位分别为5.67%、8.50%,矿石氧化率高,以硫化矿形式存在的铅、锌分别占76.01%、61.66%,且有用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单体解离困难。为确定适宜的选矿工艺流程,分别采用全混合浮选和部分混合浮选原则流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部分混合浮选流程指标较全混合浮选流程要好;原矿经磨矿(-0.074 mm 70%)—1粗2精2扫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铅品位22.04%、锌品位为23.85%,铅回收率71.56%、锌回收率52.39%的铅锌混合精矿。
关键词:混合浮选;硫化矿;浮选
-
1900.墨西哥西马德雷山脉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特征
[采矿业] [2018-09-15]
墨西哥西马德雷山脉是白垩纪—新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形成的。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可以分为5个主要阶段:侏罗纪—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中期—现代。这些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与法拉隆(Farallon)板块向北美大陆俯冲和加利福尼亚湾打开相关。墨西哥中新生代的成矿作用与东太平洋板块边缘连续的俯冲过程密切相关,矿床类型多样,包括VMS(与火山相关的块状硫化物)型、斑岩型、IOCG(铁氧化物铜金)型、矽卡岩型等。
关键词:中新生代;岩浆演化;成矿特征;墨西哥西马德雷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