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3905 篇 当前为第 1366 页 共 1391

所属行业:采矿业

  • 13651.极软突出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实践

    [采矿业] [2013-10-15]

    文章系统介绍了河南神火集团梁北煤矿在极软突出厚煤层条件下,通过实验、摸索实践形成的一套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包括采煤工艺、采掘部署、工作面设计、沿空掘巷、综合防突、孤岛采煤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这种困难条件下的综合应用,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获得了极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极软突出;厚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梁北煤矿
  • 13652.顺层岩质边坡开挖致滑的滑动力监测

    [采矿业] [2013-10-15]

    在本钢南芬露天铁矿选取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进行现场开挖试验,并采用滑动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原位实时监测.试验结果表明:顺层岩质边坡在地面开挖扰动影响下多发生局部浅层牵引式破坏,滑动变形区贯穿整个坡面(垂直高度约12 m).破坏过程中,伴随着裂缝的产生、扩展、贯通和失稳,滑动力监测曲线均发出超前预警信息,可以有效地避免滑坡灾害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
    关键词:露天矿滑坡;滑动力监测;开挖试验;顺层滑坡
  • 13653.珠江口盆地砂岩侵入体的识别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采矿业] [2013-10-15]

    对国外报道的砂岩侵入体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的岩心、测井曲线和地震反射等资料的对比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发育有砂岩侵入现象,其特征在岩心中表现为不同规模的泥岩碎屑,大量的液化和泄水构造以及砂岩褶皱与充填等构造类型;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伽马曲线总体呈箱状,倾角测井呈杂乱状,偶见高陡倾角的特征;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翼状侵入或锥状侵入的反射异常,其反映的砂岩侵入的规模较大,对于小型岩墙和岩床的识别还需要更高的地震分辨率.
    关键词:砂岩侵入体;砂岩岩墙;砂岩岩床;翼状侵入;珠江口盆地
  • 13654.井巷工程牛鼻子交岔点顶高、帮宽及弧形开挖的控制

    [采矿业] [2013-10-15]

    交岔点尤其是牛鼻子交岔点施工一直是井巷工程施工的一个技术难题,它要求进度快、质量好、成型美观.文章以常用的简易牛鼻子交岔点为倒建立数学模型,对牛鼻子交岔点施工成型控制方法进行优化,使新的方法满足牛鼻子交岔点弧形控制和连续渐变的要求,同时简化数据,便于现场人员掌握.经过实践得出,该方法值得在各交岔点的施工中应用推广.
    关键词:交岔点;施工测量;弧形控制;连续渐变
  • 13655.赣南兴国田新白垩纪火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背景

    [采矿业] [2013-10-15]

    南岭地区是国内外著名的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布区,但白垩纪的火山岩相对少见.文章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MC-ICPMS)技术对位于赣南兴国幅境内的田新安山玢岩的成岩时代进行研究,确定其形成年龄为(102.3±0.5)Ma.这一结果一方面表明原先的地层关系需要调整,即安山玢岩喷发于白垩纪晚期而不是侏罗纪晚期,其中裹挟的砂岩角砾为下白垩统赣州组,而覆盖于安山玢岩之上的不是赣州组而是南雄组;同时,这一结果也表明该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从早到晚由酸性到中性再到基性超基性的逆向演化,可能与地幔深部的岩浆活动有关,而且很可能代表了华南大陆内部地壳由增厚到减薄的大地构造事件的产物.
    关键词:田新安山玢岩;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岩浆逆向演化;地幔深部
  • 13656.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集合卡尔曼滤波预测

    [采矿业] [2013-10-15]

    采用集合卡尔曼滤波方法,结合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非确定性过程,视矿区变形为一个随机动态系统,研究并建立了老采空区残余沉降的集合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将集合卡尔曼滤波预测值和原始实测数据序列做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集合卡尔曼滤波能够在减弱沉降数据中含有的随机噪声干扰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数值计算,模型预测效果良好,为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集合卡尔曼滤波;预测
  • 13657.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热史重建

    [采矿业] [2013-10-15]

    综合运用锆石及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资料以及盆地模拟技术对中扬子地区当阳复向斜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抬升和古地温演化进行了研究和重建.砂岩样品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表观年龄分别为107~126 Ma和9.8~54 Ma,分别反映早白垩世燕山期、始新世至中新世喜马拉雅期的两次重要构造抬升及剥蚀冷却事件.侏罗系与白垩系、古近系与新近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上、下镜质体反射率错开现象以及现今地表镜质体反射率异常偏高,也证实了两次抬升剥蚀冷却事件的存在.研究表明,区内当深3井和建阳1井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在早白垩世早期(约137 Ma)达到最大古地温190~210℃,造成锆石裂变径迹退火,至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约97 Ma)剥蚀冷却至近地表20~40℃;晚白垩世至古近纪沉积使该套地层又一次埋深增温至140~165℃,造成磷灰石裂变径迹完全退火;喜马拉雅期再次构造抬升及剥蚀冷却至现今70~90℃.研究区古近系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为100~120℃和现今40~50℃.研究区中生代古热流相对稳定,热流值相对较低为53.5 mW/m2;晚白垩世古热流逐渐增大,古近纪达到最高59 mW/m2;其古地温梯度分别为中生代36.3~43.0℃/km和新生代30.2~37.8℃/km,现今降低至28.9℃/km.早白垩世和始新世至中新世的最大剥蚀厚度分别约为4800m和2400m,由此可认为,当阳复向斜应该存在较大厚度的侏罗系,最大厚度可能达5 000m.
    关键词: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构造抬升;热史重建;当阳复向斜;中扬子地区
  • 13658.断层上下盘采动活化突水数值模拟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为了研究断层上下盘开采活动对断层活化突水的影响规律,文章利用数值计算软件FLAC3D,结合赵固二矿F109正断层的实际地质条件,研究了工作面分别布置于断层上下盘时周边围岩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作用,以及周边岩体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断层活化突水是塑性破坏场与渗流场相互耦合作用的过程;当工作面布置在断层上盘时,开采过程中底板位移量较大,断层上盘承受的垂向应力较断层下盘要大.断层上下盘开采活动对断层活化影响作用不同,工作面布置于断层下盘开采更安全.
    关键词:断层;采动影响;突水;数值模拟
  • 13659.宁波禾元水煤浆锅炉自动化控制设计

    [采矿业] [2013-10-15]

    水煤浆作为一种洁净能源已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章以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3×220t/h燃浆燃气动力站工程为例,阐述水煤浆锅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希望其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对该行业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煤浆锅炉;自动化设计;FSSS;MFT(Master Fuel Trip)
  • 13660.超灵敏加速器质谱技术进展及应用

    [采矿业] [2013-10-15]

    加速器质谱(AMS)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核分析技术,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基于加速器和离子探测器的一种高能质谱,它克服了传统质谱存在的分子本底和同量异位素本底干扰的限制,对同位素丰度灵敏度的测量可以达到10 -16.经过的30多年发展,AMS以其多方的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在地学领域,通过测26Al、10Be等核素,可以实现地表暴露年龄、侵蚀速率测定和地貌演变研究;在海洋学领域,通过测量129I、10Be等核素,可以研究海洋沉积物、锰结核、锰结壳等生长速率和沉积速率;在考古学领域,通过测量14C、10Be等核素,可以实现珍贵样品的年代测定和第四纪人类进化的年代学研究;在环境科学领域,通过测量129I、14C等核素,可以对核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进行监测与研究.目前,AMS从技术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都在迅速发展.文章对AMS的工作原理、设备和技术发展,以及在地学、海洋科学、考古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加速器质谱技术;进展;应用
首页  上一页  ...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1366  1367  1368  1369  137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