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131.大倾角松散厚煤层高压深孔注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采矿业] [2013-10-15]
松散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顶煤稳定性难以控制,片帮漏顶严重制约正常生产.生产过程中除了应用防治煤壁片帮漏顶的传统方法外,为了提高顶煤的整体稳定性,确定了煤层注水的技术方案,并针对现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对注水参数和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合理的注水湿润半径和注水压力,改善了施工机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煤层注水效果的两条新途径.通过现场应用,可在顶梁1.5m范围内使顶煤形成较硬的粘结层,顶煤稳定性显著提高,工作面开机率由原来的28%提高到了43%.
关键词:松散厚煤层;高压深孔注水;异性三棱钻杆;煤层注水增强剂
-
13132.截控结合式瓦斯治理技术研究和应用
[采矿业] [2013-10-15]
针对山脚树煤矿下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大、瓦斯灾害难治理的现状,提出了截控结合式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并在21129综采工作面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上隅角瓦斯浓度由1.3%降到0.7%,回风瓦斯浓度由1.1%降到0.6%,底板瓦斯浓度由1.7%降到0.5%,瓦斯抽采纯流量增加了6~ 10m3/min,单孔平均抽采浓度增幅达10%~60%,原煤生产由1200t/d提高到5000t/d以上.
关键词:下邻近层;瓦斯治理;底板穿层孔;二次封孔
-
13133.环境介质中高氯酸盐污染及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采矿业] [2013-10-15]
高氯酸盐(ClO-4)是一种有毒的无机阴离子,其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控制与修复高氯酸盐污染环境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最具应用前景.国外已开展环境中高氯酸盐污染现状的调查工作,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高氯酸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的相关研究较少.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氯酸盐的污染现状及微生物修复高氯酸盐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高氯酸盐的高水溶性和低吸附性,当前研究最多的是高氯酸盐水体污染,这些水体通过饮用水(源水)或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在微生物修复方面,从有机电子供体,无机电子供体(H2、Fe0等),电子受体(O2、NO23、SO24-)及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因素(pH值、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盐度)等方面总结了各因素对微生物修复技术去除高氯酸盐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我国开展微生物处理技术在高氯酸盐污染修复领域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氯酸盐;污染现状;微生物修复
-
13134.东营凹陷盐家地区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精细划分与对比
[采矿业] [2013-10-15]
东营凹陷盐家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简称沙四上亚段)重力流舌状体式叠覆沉积的砂砾岩体不具备“层状”地层特征,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沉积旋回划分和对比很难保证时间上的等时性.针对该问题,引入天文地层学中气候旋回受天文周期驱动的理论,研究砂砾岩体的形成条件及控制因素,对砂砾岩体进行时间域的等时性控制,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域内进行旋回界面的识别与旋回对比.通过对研究区砂砾岩沉积进行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分析,确定研究区地层旋回主要受偏心率周期控制,并计算得出第一优势旋回厚度为151.7m和第二优势旋回厚度为61.4m.以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结果为主,同时结合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理论,根据岩心和成像测井相层序分析,确定地层划分方案,将研究区沙四上亚段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和1 1个五级层序.以优势旋回频率信息对测井曲线进行滤波处理,同时根据基准面旋回特征,以滤波后的曲线为依据进行地层旋回的横向对比,建立了地层旋回对比格架,实现砂砾岩体沉积期次的精细划分与对比.
关键词:事件沉积;米兰科维奇旋回;砂砾岩;层序地层;沉积期次
-
13135.微波消解-化学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铁矿石中的痕量砷和汞
[采矿业] [2013-10-15]
采用HCl-HNO3混合酸(体积比1∶1)微波消解铁矿样品,在消解后的样品母液中直接加入硫脲-抗坏血酸,预还原五价砷为三价砷,消除铁和其他共存离子对砷、汞测定的干扰,采用化学蒸气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铁矿石中的痕量砷和汞.结果表明5%的HCl-HNO3混合酸(体积比1∶1)、20g/L硼氢化钾溶液能有效保证砷、汞双元素的同时测定,制备的砷、汞标准使用溶液在2~5℃下密闭保存,在245d内具有稳定性.砷的检出限为0.085μg/L,汞的检出限为0.008μg/L.通过分析5个铁矿石有证标准物质,测定As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9%~5.5%,回收率为77.7%~105.4%,检测值与标准值吻合;测定Hg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3.7%,回收率为86.2%~113.2%.本方法是以牺牲汞元素的检出限来实现砷、汞两元素的同时测定,是建立在砷、汞单独测定基础上的一种快速检测方法,经全国不同地区9家实验室采用5个标准样品进行协同实验验证,能够满足日常分析要求.
关键词:铁矿石;砷;汞;微波消解;化学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
-
13136.大倾角极复杂煤层采煤方法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黄兰矿区属典型的急倾斜“鸡窝状”极复杂煤层,煤层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变化很大,在厚度和倾角上也变化很大,赋存极不稳定.煤层一般在走向或倾向方向上30m内就会有变化,而且相对稳定的主采煤层也很难有在100m内不发生变化的情况.针对此复杂条件,提出“先探后采,采探结合”的开采理念,通过优化巷道布置及通风路线优化设计,开发出三种适于这类大倾角极不稳定“鸡窝状”煤层的开采方法,解决了此条件下大倾角煤层的安全开采问题,为具有南方特色的煤矿开辟了新路子.
关键词:极复杂煤层;鸡窝状;采探结合;采煤方法
-
13137.山东烟台地区苹果果园土壤中DDTs和HCHs残留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采矿业] [2013-10-15]
为研究不同土壤类型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降解程度和来源途径,采集了山东烟台9个不同地质单元苹果园根系土壤和剖面土壤样品,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类型根系土壤中DDTs和HCHs均未超出《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土壤限值(500 ng/g);土壤中DDTs的残留量及检出率均高于HCHs,DDTs检出率为100%,平均残留量为71.7ng/g,而HCHs的检出率为19.70%,平均残留量为7.9 ng/g;根系土壤中DDTs各异构体平均浓度依次为p,p'-DDT>p,p'-DDE>o,p'-DDT>p,p'-DDD,而HCHs大部分以α-HCH形式存在,部分以β-HCH、γ-HCH存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布特征明显不同:DDTs在棕壤土(臧家庄)中最高(145.5 ng/g),在中粗粒砂土(武宁)中最低(24.1 ng/g);而HCHs在细砂质壤土(蛇窝泊)中最高(27.9ng/g).各剖面土壤DDTs均在<20 cm层位中残留最高.DDTs和HCHs来源解析表明:研究区土壤为好氧条件;麻砂棕壤(官道和桃村)、黏细壤土(牟平)、细砂质壤土(蛇窝泊)和棕壤土(臧家庄)近年来仍有新的DDTs 输入;大部分根系土壤均未发现HCHs新来源,但麻砂棕壤(桃村)在HCHs禁用后可能仍存在林丹的使用.
关键词:土壤;滴滴涕;六六六;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山东烟台
-
13138.极软双突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孤岛工作面综合防突技术
[采矿业] [2013-10-15]
文章介绍了神火集团梁北矿在极软双突厚煤层条件下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孤岛工作面的综合防突技术,通过摸索实践,找到了适合梁北矿复杂条件下的综合防突措施,实现了高应力孤岛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复杂条件下突出厚煤层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和大采高综采一次采全高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关键词:极软厚煤层;大采高综采;孤岛工作面;防突技术
-
13139.难选氧化铜矿石的选矿方法及研究方向
[采矿业] [2013-10-15]
介绍了几种氧化铜矿石的新型浮选药剂,分别针对成分复杂氧化铜矿石、高含泥氧化铜矿石以及微细粒氧化铜矿石总结了近年来的主要选矿方法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难选氧化铜矿石选矿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氧化铜矿石;浮选药剂;选矿方法;研究方向
-
13140.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石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
[采矿业] [2013-10-15]
利用化学分析法、透反射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型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能谱仪等测试手段对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类型属于低硫含金黄铁矿矿石;矿石中金元素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自然金占66.67%,其次为银金矿,占33.33%.矿石中金矿物平均成色为720.44,自然金平均成色为829.72,银金矿平均成色为784.77;金矿物粒度以细粒、微细粒为主.矿石中自然金和银金矿粒度大部分为5~ 37 μm,该粒度范围内的金颗粒累计体积分数为99.83%.矿石中金矿物易于解离,粗磨粒度-75 μm粒级达56% ~65%时,自然金和银金矿解离率可以达到94%左右,可以获得良好的浮选指标.
关键词:胶东蚀变岩;金矿石成色;赋存状态;解离性;磨矿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