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51.多尺度岩溶相控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以塔河油田为代表的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中国近年来投入开发的大型油藏,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大型溶洞、溶蚀孔洞及裂缝,且尺度大小悬殊,形态不规则,分布不连续。定量表征孔、洞、缝在三维空间的分布一直是该类油藏开发的技术难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储层建模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为原型,研究并提出了多尺度岩溶相控缝洞储集体建模方法,即在古岩溶发育模式控制下,根据缝洞尺度的差异,采用两步法建模:笫1步建立4个单一类型储集体离散分布模型,即利用地震识别大型溶洞和大尺度裂缝,通过确定性建模方法,建立离散大型溶洞模型和离散大尺度裂缝模型;在岩溶相控约束下,基于溶洞发育概率体和井间裂缝发育概率体,采用随...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体建模方法;大型溶洞;溶蚀孔洞;离散裂缝
-
10252.油气计量输差控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油井计量装置由于受气液流态、计量仪表和计量方式等原因的影响,存在计量误差,气量和液量在单井计量时的产量与处理站计量产量之间误差大。通过对新疆油田公司百口泉采油厂气、液输差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控制计量输差,减少了各级计量之间误差,现油、气计量各级输差控制在±5%之内。
关键词:计量;输差;仪表;控制
-
10253.复杂过渡带海底电缆地震资料处理难点及关键技术——以渤海CF过渡带勘探区块为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针对渤海CF过渡带勘探区块海底电缆地震资料的特点,分析了资料处理中存在的双检合并、静校正、子波一致性和复杂断裂系统准确成像等难点,制定了一套有针对性的处理关键技术对策。实际地震资料处理效果表明:利用交叉鬼波化双检合并技术可以解决复杂过渡带水检与陆检地震资料的合并问题,较好地消除鬼波对地震资料的影响;运用野外静校正、中波长静校正和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等技术可以增强复杂过渡带剖面同相轴的连续性和信噪比;利用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串联反褶积和相位一致性处理技术可以消除复杂过渡带地震子波在振幅、频率、相位等方面的差别;运用叠前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可以解决复杂断裂系统的成像问题,取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关键词:复杂过渡带;海底电缆;双检合并;静校正;子波一致性;偏移成像;关键技术
-
10254.对“一种广义水驱特征曲线”的质疑、对比与评论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水驱曲线法是预测水驱开发油田可采储量和含水率的重要方法,也是油藏工程预测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俞启泰水驱曲线在建立过程中及预测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推导,结果表明该曲线的建立具有不确定性,预测方法存在不可靠性和不准确性;所谓的俞氏广义水驱曲线,实质上是一个双对数直线关系式,既不能代表属于半对数直线关系的甲型水驱曲线,也不能代表属于普通直角坐标系的丙型水驱曲线。文中应用1个实例,对3种水驱曲线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俞氏广义水驱曲线进行了简要评论。
关键词:广义水驱曲线;开发预测;可采储量;含水率
-
10255.海南炼化公司600kt/a对二甲苯工程投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2013年12月27日,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海南炼化公司)600 kta对二甲苯工程最后一个工艺单元———异构化单元投运,吸附分离单元大量产出99.80%的高纯度对二甲苯,一次投料试车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石化芳烃成套技术大型工业化装置应用成功,打破了国外公司在全球的长期垄断局面。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三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芳烃生产技术专利商。海南炼化公司600 kta对二甲苯工程于2012年11月开始施工,2013年10月26日实现主装置中交。该工程
关键词:对二甲苯;t/a;炼化公司;中国石化;工业化装置;投料试车;工程投产;炼油化工;专利商;垄断局面;
-
10256.VSP资料局部逆时偏移方法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VSP资料偏移成像处理中,速度模型精度对偏移成像(特别是逆时偏移)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不受上覆复杂构造影响的VSP资料局部逆时偏移方法。方法的关键点是直达波旅行时重构技术——基于最浅到最深检波器深度范围内局部速度模型和拾取的直达波初至时间重构出直达波的旅行时场。利用重构的直达波旅行时场,进行基于激发时间成像条件的逆时偏移成像。VSP资料局部逆时偏移成像更靠近目标层,可同时避开最浅检波器之上构造的影响和炮点静校正问题,从而在直达波旅行时可重构的区域内取得更高的VSP成像质量和成像效率。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速度模型不太准确的情况下,该方法依然能够取得比传统VS...
关键词:VSP资料;旅行时重构;局部逆时偏移;激发时间成像条件
-
10257.中国石油钻井院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01 PCDS-Ⅰ精细控压钻井系统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主研制的PCDS-Ⅰ精细控压钻井系统,集恒定井底压力与微流量控制功能于一体,可进行近平衡、欠平衡精细控压钻井作业,通过环空压力监测与控制、回压补偿能有效避免窄密度窗口井涌、井漏等钻井复杂情况。该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垄断,达到了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02连续管技术中石油钻井院在集团公司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技术积淀,先后完成连续管技术与装备(国家863项目)及连续管修井装备与工具等多个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研究课题;相继开发出橇装式、车装式、拖挂式及车橇混合式连续管作业机和拖挂式钻机。该系统主要适用...
关键词:控压;井底压力;密度窗口;井漏;井涌;欠平衡;技术积淀;微流量;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
-
10258.长时井下压力监测数据流动过程识别方法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利用长时井下压力计监测井下生产在提高油藏和油井管理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长时井下压力监测数据的解释过程中,准确地确定流动变化过程起始时间至关重要,但由于其庞大的数据量而使得手工划分和处理这些数据不切实际。基于小波模极值理论和噪声鲁棒微分算法,利用模拟的井下压力数据对比研究了长时井下压力监测数据中流动变化过程(突变点)的识别方法。结果表明:小波模极值方法的误识别率相对较高,对噪声比较敏感,在采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数据进行降噪处理;而基于噪声鲁棒微分算法的二阶导数识别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识别出流动变化过程,并且对噪声具有稳健性,可以在不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情况下识别流动过程。研究结果为自动...
关键词:长时井下压力数据;噪声;小波模极值方法;噪声鲁棒微分算法;流动过程识别
-
10259.油田勘察设备智能通信控制系统的优化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面向数据元的油田勘察设备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EJB组件为基础,从而形成规范化软件设计模型。从智能通信控制服务规范出发,建立CORBA智能通信控制数据信息管理模型,才能有效地实现智能通信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从智能通信控制体系认证出发,形成数据元规范的智能通信控制策略,保证不同的组件能够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下实现数据管理,确保服务管理符合智能通信控制管理的要求。从网络数据信息管理的角度看,需要把数据元技术和CORBA技术有效结合,以保证智能通信控制控制体系能够符合模型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数据元;勘察设备;智能通信;CORBA;优化
-
10260.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潜在富生烃洼陷评价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古近系可划分为8个洼陷,地震相类比分析认为有5个洼陷的文昌组发育中深湖相沉积,其中西江主洼、惠州5洼及惠州10洼的文昌组中深湖相分布规模较大;北部洼陷带恩平组沉积时期为局限性沼泽化浅水沉积,湖沼相煤系泥岩和浅湖相泥岩是恩平组主要烃源岩,其中惠州8洼恩平组湖沼相分布规模最大,而西江主洼则发育较大规模的浅湖相沉积。对比北部洼陷带文昌组与恩平组2套烃源岩的分布规模、热成熟程度及盆地生烃模拟等指标,综合分析认为西江主洼、惠州5洼、惠州10洼和惠州8洼为潜在富生烃洼陷,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北部洼陷带;文昌组;恩平组;潜在富生烃洼陷;分布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