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31.低渗透油藏井间储量动用状况分析新方法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油藏启动压力梯度对油藏的储层动用有着很大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储层越难动用。从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机理上出发,采用现场早期束缚水条件下单相渗流的生产动态数据及试井解释资料,利用试井方法求得研究区的启动压力梯度,并建立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的关系。分析典型反九点井组内注水井与采油井井间的驱动压力梯度变化特点,据此确定井间储层物性与储量动用关系。通过对比实际储层的渗透率值与所得到的储层流体启动所需渗透率值的大小,从而判断储层内流体是否流动。该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低渗透油藏井间储量动用状况,为同类油藏确定井间剩余油分布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试井方法;储量动用;剩余油分布
-
10232.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沉积成藏特征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指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重要地球物理标志——BSR(似海底反射)在南海北部陆坡晚中新世以来的地层中广泛分布。根据BSR在晚中新世以来3个三级层序地层内的分布特点,结合区域热动力背景、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速率、含砂率、岩性特征等)和典型沉积体(构造坡折带、滑塌体、沉积物波)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沉积成藏特征。研究表明,BSR的分布在满足温压、气源的基础上更明显地受沉积体系展布和所处构造部位的控制,气源和温压条件只是影响BSR分布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建立了南海北部陆坡典型沉积成藏模式,总结了在陆架、陆坡、陆基上随着水深的增加各种沉积体的分布及其与BSR和水合物稳定带的...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BSR;沉积特征;成藏模式
-
10233.胜利油田丛式井多井联动抽油技术应用效果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胜利油田采油院采机所承担的"丛式井多井联动节能抽油技术研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该项目是针对丛式井"一井一机"抽油能耗高、系统设备多、投入大的问题而开展攻关研究的。采机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曲柄换向及多系统动力传动系统、相位角分度平衡技术、作业生产匹配协调等关键技术研究攻关,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负荷能力大、可靠性高、寿命长的一机多井抽油技术,具有显著的减少设备投
关键词:丛式井;技术应用效果;动力传动系统;负荷能力;研究攻关;联动;科研人员;角分;攻关研究;节电效果;
-
10234.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高效开采技术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高效开采技术是一项综合利用水平井、二氧化碳、氮气和蒸汽进行稠油开发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根据稠油油藏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揭示了其提高采收率机理。与常规蒸汽吞吐相比,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高效开采技术具有3大优势:水平井可以提高注入能力与生产能力,且吞吐有效期长;二氧化碳能有效降低稠油粘度和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油效率;氮气可以扩大注入蒸汽波及范围,降低注入蒸汽热损失。现场应用证实,该技术可有效提高蒸汽的利用效率,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油井产能,延长吞吐有效期,能够大幅度提高海上稠油产量。
关键词:稠油油藏;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二氧化碳;氮气
-
10235.CO_2混相驱的可行性评价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CO2驱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实现温室气体埋存的双赢举措,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展CO2混相驱可行性评价是CO2驱矿场实施的重要基础。基于文献和矿场经验,分析了CO2混相驱的不利因素,指出了CO2混相驱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提出CO2混相驱可行性评价主要包括:油藏筛选、室内实验评价、油藏数值模拟、经济风险评价、先导试验等环节,并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同时认为,可行性评价还需要考虑CO2注入过程中对储层、扰流或气窜、腐蚀、钙质与沥青质沉积等的影响,指出CO2混相驱成功的重点是保证油藏中较高的混相程度和CO2波及效率,在油藏方案和工程方案基础上,通过经济效益论证才能保障CO2混相...
关键词:CO2混相驱;CO2排放;温室效应;可行性评价;提高采收率
-
10236.石油储运行业中超疏水相关技术的应用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超疏水分子膜具有很强的防腐蚀特性。与传统缓蚀剂相比,硅氧烷复配物能与甲醇、乙醇、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与甲醇、乙醇等溶剂的密度相近,易于雾化注入管道,能与管道内壁以化学键结合形成超稳定疏水分子膜,是一种优良的缓蚀剂,因此含硅复配物对于湿气输送管道及其它具一定湿度且含CO2等腐蚀介质的天然气管道内壁的缓蚀和防腐具有应用潜力。超疏水技术的研究以及在管道上的应用,会更好地为管道解决管道内部腐蚀问题提供依据。另外,除了可以应用于防腐方面,应用这种技术还可以适度减小管道输送过程中的阻力,从而达到减阻增输的效应。
关键词:超疏水;腐蚀;防腐;管道;减阻
-
10237.复杂结构井钻柱解卡参数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在复杂结构井解卡过程中,为了优化旋转上提和旋转下放的解卡参数,确保载荷能够最大限度地传递至卡点,分析了遇卡钻柱与正常钻柱在摩阻扭矩计算方面的差异,探讨了旋转、减阻器和卡点深度对遇卡钻柱轴向力传递效率的影响。实例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遇卡钻柱的摩阻系数与变形量存在耦合关系,且随载荷分布、卡点深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钻柱旋转可以提高载荷传递效率,下放解卡时旋转降阻作用更加明显;旋转上提解卡时卡点拉力随井口拉力的增加而增加,旋转下放解卡时最大卡点压力可能不是悬重放空时,通过优化解卡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解卡载荷;旋转上提和旋转下放解卡过程中,减阻器会降低最优解卡参数下的最大卡点载荷,减阻器轴向摩阻系数...
关键词:复杂结构井;钻柱;卡钻;摩阻;数值方法;解卡
-
10238.地震资料处理保幅性评价方法综述与探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地震资料保幅处理是指在保持原始地震资料有效反射地震信息不发生相对畸变的前提下,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手段来提升地震资料品质的过程,保幅性地震资料处理的结果体现在对反射子波波形特征和反射系数特征的相对保持上。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确定了5大类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保幅性评价准则,利用模型数据及实际地震资料对多种保幅性评价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探讨,包括残差分析法、时频分析法、振幅曲线对比法、振幅比计算法、子波一致性分析法、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法、AVO属性分析法、切片分析法、合成记录对比法等9种方法,明确了这些评价方法的地球物理意义及适用性,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地震资料处理保幅性评价系统,为地震资料处理...
关键词:地震资料保幅处理;保幅性;评价准则;评价方法;振幅曲线;地震属性
-
10239.石油信息垂直搜索引擎技术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5-26]
石油信息垂直搜索引擎由搜索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四个部分组成,该系统主要包括网页搜索、图片搜索和新闻搜索功能。石油搜索引擎面向石油行业定向搜索,解决了油田网无搜索引擎及搜索不便的问题;提供了历史网页保存,可随时以快照形式提供信息;按照信息发布单位和IP精确检索;对油田网检索的信息进行安全管理和敏感词的监控。石油行业专业搜索引擎技术的应用使油田局域网真正起到了搜索引擎和导航的作用。
关键词:石油行业;垂直搜索引擎;系统架构;系统功能
-
10240.动态置换法压井参数计算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5-26]
通过研究气液两相泛流现象,提出了一种压井液注入和气体排出同时进行的动态置换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动态置换法压井过程中应满足井底压力恒定,气体排出过程应满足物质守恒,压井液全部下落到井底应满足泛流条件,从而建立了动态置换法压井参数计算模型。模型计算得到的气液注入速度比和最大压井液注入速度与Ramtahal实验数据比较接近,可应用到现场动态置换法的压井参数计算。通过对比动、静态置换法压井曲线,得出动态置换法在压井排量比较低情况下,压井时间比静态置换法短,井口压力比较低,从井控设备安全及井控工艺角度来说,动态置换法优于静态置换法。给出了动态置换法压井施工工序,对现场的压井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钻井井控;置换法压井;动态置换法;泛流现象;压井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