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1.Ag掺杂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TiO2在光催化和光电转化领域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备受研究人员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TiO2光催化反应机理以及掺银TiO2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电弧溅射法、阳极氧化法以及表面化学反应等.主要讨论了Ag单掺杂和Ag与其他元素共掺杂的TiO2纳米薄膜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共掺杂TiO2纳米薄膜因比单掺杂薄膜具有更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TiO2纳米薄膜;Ag掺杂;光催化活性;研究进展
-
2332.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制配水泥胶砂试件进行硫酸盐侵蚀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养护龄期、侵蚀溶液浓度、侵蚀龄期等对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影响;并采用宏观观测和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微观观测方法,分析和揭示其抗硫酸盐侵蚀机理,并与高抗硫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 明,硫铝酸盐水泥胶砂试件可以抵抗高浓度硫酸盐的侵蚀,且随着水灰比的降低、养护龄期的延长,其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高;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较高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高密实度和化学侵蚀内因的减少.侵蚀发生在开口孔隙内,侵蚀产物是团簇状钙矾石(AFt),硫铝酸盐水泥具有显著高于高抗硫水泥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
关键词:硫酸盐侵蚀;硫铝酸盐水泥;抗蚀系数;抗侵蚀机理
-
2333.外电场作用下混凝土中离子的迁移与分布规律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饱和石灰水为电解液,对外掺3%NaCl的混凝土圆柱体试件进行电化学除氯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电流密度( 1.0 A/m2、2.0 A/m2、3.0 A/m2)作用28d后混凝土中氯离子和钾、钠离子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电流密度越高时,在距离钢筋越近区域,混凝土中的残余氯离子含量越少;电流密度为2.0 A/m2和3.0A/m2时,可使混凝土中距离钢筋20mm范围内的氯离子含量均降低到水泥用量0.15%(占水泥质量)以下.在电化学除氯电场作用下,大量钾、钠离子向钢筋附近区域迁移和聚集,使混凝土试件内层钠离子含量达到最外层的4.8~17.3倍,钾离子含量达到最外层的3.8~17.5倍,从而增加了混凝土内部发生碱骨科反应破坏的风险,并导致部分水化产物分解,使混凝土与钢筋粘结力显著降低.
关键词:混凝土;电化学除氯;电流密度;离子迁移;耐久性
-
2334.陶瓷抛光砖粉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陶瓷抛光砖粉为混凝土掺合料,采用膨胀珍珠岩作活性集料,测试陶瓷抛光砖粉对碱集料反应的影响;利用电通量法测定标准养护28 d混凝土的电通量值,采用硝酸银显色法分别测定标准养护28 d水泥胶砂经10次、20次干湿循环后氯离子渗透深度,通过压汞法、SEM等测试手段分析掺陶瓷抛光砖粉水泥硬化浆体的显微结构,研究陶瓷抛光砖粉作掺合料对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将之与粉煤灰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电通量测试结果与水泥胶砂硝酸银显色法的测试结果之间具有较好相关性.陶瓷抛光砖粉作混凝土掺合料,能发挥其二次水化作用及对水泥硬化浆体孔结构的细化作用,增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抑制碱骨料反应.在相同掺量条件下,单掺抛光砖粉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优于掺试验用Ⅱ级粉煤灰混凝土.与单掺抛光砖粉相比,复掺抛光砖粉与粉煤灰,其后期抗氯离子能力较强.抛光砖粉与矿渣复掺效果优于抛光粉与粉煤灰复掺;随矿渣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增加.
关键词:陶瓷抛光砖粉;掺合料;硝酸银显色法;电通量法;抗氯离子渗透
-
2335.纳米锐钛矿TiO2及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通过简单的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TiO2,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其粒径和晶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小粒径锐钛矿TiO2的有利条件为:倒加法;Ti(OBu)4与C2H3OH、H2O与C2H5OH和Ti(Obu)4与H2O的体积比分别为1/3、1/4和1/1;pH=7和400℃焙烧.沉积-沉淀法制备的Au/TiO2催化剂催化CO氧化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受焙烧温度影响很大,200℃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
关键词:纳米;锐钛矿TiO2;Au/TiO2;催化剂;低温;CO氧化
-
2336.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的制备及室内甲醛净化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电气石粉和烧结助剂,采用超细湿式研磨工艺制备釉浆,并浸渍在硅藻土基多孔陶瓷表面及孔道,通过低温煅烧,制备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以甲醛气体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材料对其吸附和降解能力.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硅藻土原始孔结构与颗粒堆积形成的孔隙构成了有机整体;材料釉层经870℃煅烧,电气石的结构和性能并未发生改变;电气石/硅藻土基内墙砖对甲醛气体具有很好的吸附和降解能力,1 m3的环境舱内初始浓度为0.303 mg/m3的甲醛经5h的净化,其浓度降至0.0782 mg/m3.
关键词:硅藻土基多孔陶瓷;电气石;内墙砖;甲醛;吸附与降解
-
2337.酸处理聚苯胺-酞菁铜复合有机气敏材料合成及表征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本文以苯胺为聚苯胺源物质合成聚苯胺(PANI),在氯仿溶液里,通过高氯酸(或硫酸、硝酸)等酸化处理得到酸处理PANI,以甲基苯酚和4-硝基邻苯二腈为苯环源物质合成酞菁铜,将二者聚合形成一种新的复合有机气敏材料CuPcxPANI1-x.采用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差热失重等表征.结果表明:质谱分析酞菁分子碎片分子量为234,验证了产物酞菁分子碎片合成过程的正确性;C-H红外图谱吸收峰1164.48 cm-1,证明得到的产物是目标产物;高氯酸处理5种比例的CuPcxPANI1-x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比图可知,紫外吸收峰向可见光区漂移30多nm,可见光区的吸收峰向紫外区漂移近150 nm;热失重分析可知,CuPc在400~ 500℃出现放热带,PANI从300℃开始缓慢失重,CuPc-PANI在550℃才略有失重趋势,表明新物质结合力牢固,该材料可以采用蒸发镀膜工艺形成气敏薄膜.
关键词:酸处理;聚苯胺-酞菁铜;有机气敏材料;表征
-
2338.小型混凝土构件节能环保养护窑的养护设计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针对传统生产小型混凝土构件的养护窑在资源和环保方面的缺陷,介绍了一种小型混凝土构件节能环保型养护窑.该养护窑采用新型材料作为围护结构,提高了保温性并降低了能耗.同时,考虑到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各种加热设备的能耗、投资与运行成本、气候等因素,采用空气源高温热泵恒温系统提供热源,达到了低耗、零排放.
关键词:小型混凝土构件;电缆沟盖板;生产线;养护窑;热平衡计算;空气源热泵
-
2339.废旧电池溶胶-凝胶-水热耦合法制备Mn-Zn铁氧体的研究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以硝酸溶解废旧碱性锌锰电池所得的溶液为原料,在溶胶-凝胶法的基础上,与水热方法耦合,制备出了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锰锌铁氧体.经IR、XRD对所得锰锌铁氧体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利用VSM测试了材料的磁性能,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锰锌铁氧体的最适宜条件为:干凝胶自蔓延燃烧后维持200℃温度0.5h后,在200℃条件下水热反应4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的磁性能参数为饱和磁化强度为58.490 emμ/g,7.8311 emμ/g,矫顽力为69.559 Oe,具有较为优良的磁性能.
关键词:废旧碱性锌锰电池;溶胶-凝胶-水热;Mn-Zn铁氧体
-
2340.Ti3AlC2在1000℃的循环氧化及氧化膜中残余应力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13-10-15]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对Ti3AlC2在1000℃时形成表面氧化膜循环氧化及氧化膜中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XRD结果表明Ti3AlC2表面的氧化物由锐钛矿型的TiO2和α-Al2O3组成.表面形貌研究发现表面氧化膜平坦、致密和无微裂纹,金红石型TiO2非连续分布在氧化膜表面,而α-Al2O3则是连续分布在氧化膜的内层,随着循环氧化次数的增加氧化膜颗粒不断长大.在经历5、20和40次循环氧化后,表面氧化膜内的应力分别为-0.82,-0.65和-0.49 GPa.
关键词:Ti3AlC2;循环氧化;氧化膜;残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