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301.温度响应的主客体超分子人工硒酶构建及催化机制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基于环糊精/金刚烷主客体作用制备了催化活力具有温度响应的超分子仿生硒酶(PNIPAM-CD-Te)。研究表明,PNIPAM-CD-Te的催化活力在25~45℃温度区间内具有典型的温度响应特性,37℃时具有最高催化活力(υ0=4.97mmol·L-1·min-1);同时,PNIPAM-CD-Te还展现出典型的酶催化饱和动力学行为。此外,研究表明,PNIPAM-CD-Te聚合物骨架在温度响应过程中会发生自组装结构的变化,这一变化对调控PNIPAM-CD-Te的底物结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导致PNIPAM-CD-Te催化活力具有温度响应特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超分子;主客体;仿生硒酶;温度响应;催化机制
-
24302.可逆配料小车变频定位系统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设计了一套可逆配料小车变频定位系统。系统由S7-200PLC、变频器、旋转编码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组成。该系统在新疆某矿业应用后,运行稳定、可靠。
关键词:可逆配料小车;PLC;旋转编码器;变频器;PID
-
24303.基于动态优化和反馈控制的聚合反应过程牌号切换策略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针对单反应器多牌号聚合物生产过程,提出一种结合动态优化和反馈控制的牌号切换策略。以实验室规模的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苯乙烯聚合牌号切换为对象,以原料消耗最少为优化目标,利用迭代动态规划求得切换过程中反应条件和产品性能指标的优化轨迹。引入针对反应温度的路径约束,使优化后的切换轨迹更易跟踪实现,防止过渡过程中变量的剧烈波动。仿真结果表明,这一切换策略可以显著减少牌号切换过渡时间及过渡过程中原料的消耗量,并能够有效克服进料温度变化的干扰。
关键词:牌号切换;迭代动态规划;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苯乙烯聚合
-
24304.糖基生物质生产食品化工产品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利用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和化工技术制取化工产品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农作物副产品,减少污染。但是目前该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仍不成熟,产品开发中仍存在较多的技术难题。本文综述了未来有可能商业化的几种生物质食品化工产品,阐明其工艺可行性和其存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同时指出目前食品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本过高、催化剂的耐受性和选择性较差、目标产物分离困难等技术难题。并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糖基生物质食品化工产品的研究方向主要为开发更为经济的发酵条件、耐受性和经济性更好的催化剂、更加高效的分离工艺和更具经济效益的新型食品化工产品。在当下石化资源愈加紧缺和生产工艺技术越来越成熟的情况下,糖基生物质食品化工产品的...
关键词:生物质;食品添加剂;生化工程;化工产品;生物化工
-
24305.燃煤烟气中共存杂质对膜分离CO_2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利用自行搭建的膜分离实验台,考察了共存气态组分以及颗粒物对于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砜(PDMS-PSF)复合膜分离CO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存气态组分中O2对于膜分离CO2有抑制作用;由于SO2浓度显著低于CO2,在短时间内对膜分离CO2没影响;水汽可以促进CO2的分离;燃煤飞灰细颗粒在分离膜表面沉积会导致膜性能的恶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拟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装置,进行了燃煤湿法脱硫净烟气环境下的膜分离CO2实验;在测试的50 h以内,水汽、SO2和O2的共同作用导致膜分离性能在前期有一定的提高,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细颗粒物对膜的影响程度加大,导致PDMS-PSF复合膜的分离性能逐渐恶化,最终导致...
关键词:CO2分离;PDMS-PSF复合膜;共存气态组分;颗粒物;影响
-
24306.氧化石墨烯与聚羧酸减水剂单体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通过氧化石墨烯(GO)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MAAPEGME)、甲基丙烯酸(MAA)及甲基丙烯磺酸盐(SMAS)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备了氧化石墨烯与聚丙烯酸系减水剂(PCs)单体的共聚物(GO-PCs),旨在解决GO掺入水泥基材料时存在的分散不均匀及流动性降低的问题,制备GO-PCs时各组分的质量比为m(MAAPEGME)∶m(MAA)∶m(SMAS)∶m(GO)=17∶2∶1∶0.2。检测结果表明GO与单体之间发生了共聚反应,GO纳米片层均匀地分布在PCs中,达到了GO在水泥材料中分布均匀、不影响水泥流动性及增强增韧的目的,SEM形貌说明GO-PCs对水泥浆体的微观结...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聚羧酸减水剂;净浆流动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
24307.生物质多孔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调温调湿性能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以废弃核桃壳为原料,采用磨细、化学-物理耦合活化、微波加热法,制备出生物质多孔材料。采用压汞法、扫描电镜分别测试了生物质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和孔隙特征。试验表明:制备生物质多孔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W,活化时间6min,磷酸质量分数85%。采用真空浸入法,将有机相变材料渗入生物质多孔材料中,试验得出:生物质多孔材料与相变材料质量比为4∶6时,其吸附量可达34.7%。将多孔复合基体为调节剂,以不同比例掺入建筑石膏内。采用DSC对其热储存能力进行测试,采用饱和盐溶液方法对其湿性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的加入赋予建筑石膏具有较好的储热储湿能力。
关键词:废弃核桃壳;耦合活化;多孔材料;相变材料;真空吸附;热湿性能
-
24308.循环捕集CO_2后煅烧石灰石的硫化特性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ZEC(zero emission coal)系统中,粗煤气进入碳酸化/重整炉前需先脱除H2S,提出利用经过多次碳酸化/煅烧捕集CO2循环的煅烧石灰石(CaO)脱除H2S,并研究循环碳酸化/煅烧次数、硫化温度、H2S浓度和微观结构对循环CaO硫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循环碳酸化/煅烧捕集CO2后CaO仍具有较高H2S吸收性能。前20次循环,CaO硫化转化率随循环次数增加迅速降低;20次循环后,CaO硫化转化率缓慢下降。硫化120 min后,未循环Ca O的硫化转化率接近100%,而经历1、20和100次循环后CaO的硫化转化率分别为94%、81%和74%。H2S浓度对循环CaO硫化性能影响...
关键词:H2S吸收;CaO;碳酸化/煅烧;硫化;CO2捕集;制氢
-
24309.质子交换膜水电解一体化析氧电极载体催化剂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以氯铱酸为前体,钛网为支撑体,二氧化钛为载体,采用浸渍-热分解法首次成功制备了一体化Ir O2-Ti O2/Ti析氧电极,进一步采用热压法制备膜电极(MEA)。综合扫描电镜(SEM)、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以及单池极化曲线测试,研究了载体对于析氧电极形貌以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入载体二氧化钛的析氧电极表面以裂缝为主,孔隙率较低;而加入载体二氧化钛的析氧电极表面裂纹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催化剂簇以及孔结构的生成,极大地提高了析氧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单池测试表明,电流密度为1000m A/cm2时,添加载体二氧化钛后制备的析氧电极的析氧电位大约是1.70V。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载体;电解;催化剂
-
24310.AM/AMPS/DM-16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5-01-15]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为疏水单体,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50℃,单体质量浓度20%,疏水单体加量1.3%(物质的量分数),引发剂加量0.2%(以单体质量计),pH值为7。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评价了聚合物溶液的性质。结果表明:聚合物结构与设计的分子结构一致;聚合物在170s-1下剪切2h后黏度保留率为78.2%;临界缔合质量浓度为0.4g/dL;90℃黏度保留率为61.2%;抗盐效果一般,NaCl加入量为0.5mol/L时,黏度保留率为38.2%。
关键词:疏水缔合聚合物;最佳反应条件;溶液性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