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4061 篇 当前为第 2310 页 共 2407

所属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3091.采用扰动转矩观测器的低速电机伺服系统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伺服电机驱动系统的性能受各种量化误差、采样误差,及电机转矩脉动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低速运行时,速度反馈精度和动态性能都受到极大限制,因此电机往往处于无规律地转和停状态,速度很难控制。该文采用预期电流控制和基于位置信号的含滤波器的扰动观测器相结合的方法,仅使用普通分辨率(1000ppr)的光电编码器,就可对一台无槽式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实现低速运行(1r/min左右)平稳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效果好、容易实现,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低速伺服系统;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速度控;制;扰动转矩观测器
  • 23092.变压器及套管隔震体系地震反应及隔震层参数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国内外震害表明,变压器在地震中的破坏型式多样,易损性极高。隔震技术是一项能够有效降低地震反应的新型抗震技术,而变压器及套管隔震层的设计和参数选择与普通结构有较大的差异。首先,建立了大型电力变压器及套管隔震体系的多质点分析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写计算程序,分别输入人工地震波和Taft地震波,对变压器及套管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最后,开展了隔震层等效水平网0度、等效阻尼比、双线性恢复力模型的屈服剪力系数及屈服后刚度等参数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变压器及套管隔震体系的隔震层参数,可有效降低变压器及套管的地震响应;另外,通过隔震层的参数分析,得到了相关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该研究对今后变压器及套管隔震体系的设计具有参考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高压套管;隔震技术;地震响应;参;数分析
  • 23093.矩阵变流器虚拟逆变侧无扇区调制算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矩阵式变流器间接空间矢量调制算法通过“虚拟整流器”+“虚拟逆变器”相冗,运行工况复杂。该文通过虚拟整流侧三角函数分析,推出其SVPWM简化算法;提出虚拟逆变侧无扇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建立非正交K-L120。坐标系,无需扇区判断直接求解虚拟逆变侧三相桥臂开关占空比。通过新型占空比与传统虚拟整流占空比区间结合,将常规矩阵式变流器虚拟整流+虚拟逆变调制算法扇区判断的36种工况缩减至18种,大大简化算法实现过程,提高计算实时性。仿真实验结结合控制模式进行综合调制,其空间调制占空比组合方式繁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矩阵式交流器;间接空间矢量调制;非正交K-L坐标系:占空比
  • 23094.锅炉过热器蒸汽侧氧化膜的应力状态分析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火电机组锅炉过热器蒸汽侧氧化膜在机组变工况时可能发生开裂甚至脱落,对受热面安全性构成严重威胁。以超临界锅炉T91过热器管材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温度对金属和氧化膜热膨胀系数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多层空心圆柱体模型,对3种不同工况下机组停炉过程中蒸汽侧氧化膜的稳态应力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通过对各应力分量以及Mises等效应力进行分析,阐明了蒸汽侧氧化膜2种可能的开裂模式,同时得出了停炉过程中变工况后的负荷相同时蒸汽温度过低或者变工况后的蒸汽温度一定而负荷过低都可能导致氧化膜因等效应力过大而开裂甚至脱落的结论。
    关键词:过热器;蒸汽侧;氧化膜;脱落;稳态;应力
  • 23095.一种基于鲁棒自联想神经网络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提出一种可用于非线性系统建模的鲁棒自联想神经网络,将该网络映射层和解映射层分别作为2个子网络进行训练,提高了收敛速率。在网络训练目标函数中加入网络权值限制项,抑制了训练过程中网络权值的异常调整,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在解映射子网络训练结果集和原输入数据集中增加了扰动数据,构成映射网络的扩展训练样本集,提高了整个网络的鲁棒性。该文给出基于所提网络模型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及诊断流程,并以某300 MW机组热力系统为对象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应用于传感器故障诊断时能够实现对故障测点的快速准确定位,并对各变量值进行精确重构。
    关键词:鲁棒;自联想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
  • 23096.考虑无功补偿影响因素的间歇性分布式电源综合优化配置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针对分布式风电(distributedwindgeneration,DWG)、光伏电池(photovoltaic,PV)等间歇性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输出功率的随机性以及负荷的不确定性。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以间歇性DG与补偿电容的投资支出、售电收益、系统降损收益、电压质量以及废气减排量综合效益为目标函数,建立间歇性DG与补偿电容的综合最优配置模型,并选择遗传算法进行最优求解。算例结果表明,其综合最优方案能提高节点电压期望水平及其处于正常范围内的概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电压质量的综合最优,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补偿电容;优化配置;不确定性
  • 23097.Off-designCharacteristicsofIGCCSystemBasedonTwo-stageCoal-slurryGasificationTechnology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关键词:IGCC系统;加压气化技术;设计特征;基础;水煤浆;两段式;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关闭
  • 23098.多孔结构毛细抽吸性能及渗透率测量实验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探讨了前期建立的多孔结构毛细抽吸模型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测量多孔结构渗透率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毛细抽吸性能实验可用来测量多孔结构的渗透率,对不同高度、不同截面积和不同孔隙率的多孔结构进行了毛细抽吸性能实验研究,其结果很好地说明了通过毛细抽吸性能实验测量多孔结构渗透率的方法是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该方法与传统的测量渗透率的方法相比具有测试方便、密封要求低、对试样的强度和形状要求低、流体驱动力为毛细抽吸力等优点,因而更适合用来衡量热管使用的多孔结构。
    关键词:热管;多孔结构;毛细抽吸性能;渗透率
  • 23099.基于GPS的高精度时钟在线校频与授时研究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为提高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广域授时的精度与稳定度,根据GPS时钟与晶振时钟的不同特性,建立互补时钟的广义回归模型,并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晶振频率进行估计,算法修正了已有回归模型中因量测值频率漂移而造成的误差,实现了在晶振频率漂移较大或量测值间隔较长时的精确估计,在此基础上生成可与国际协调时间(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同步的授时秒脉冲,通过相位补偿算法,校正生成秒脉冲与UTC秒脉冲的相位差,实现精确授时。实验结果验证该算法在使用SBR—LS接收模块与普通有源晶振条件下,授时稳定度和精确度得到大幅提升,在长时间运行中授时误差不超过±25ns,可为广域测量、故障测距等应用提供精确时标,满足电网监控系统在线广域授时要求。
    关键词:电力系统;广域授时;全球定位系统;广义最小二乘;频率估计
  • 23100.基于线电压和零模电流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暂态定位方法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4-01-15]

    为解决配电网小电流接地故障时故障点定位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电压和零模电流暂态分量的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借助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FA)系统实现,不需要额外增加设备。馈线终端检测线电压和零模电流信号,利用暂态线电压的希尔伯特变换与暂态零模电流的乘积计算故障方向参数,FA主站根据故障点前后方向参数极性相反的特征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线路区段。介绍基于线电压的小电流接地故障检测和接地故障相确定的算法。数字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关键词:故障定位;小电流接地配网;暂态分量;线电压;馈线终端
首页  上一页  ...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