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01.整合资源创新转型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关键词:创新转型;联合调研组;支柱产业;机械行业协会;机械加工;快速发展态势;产品结构;创新能力提升;政协委员;专业技术人才;
-
13902.行动导向法在《食品机械与设备》课程中的应用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食品机械与设备》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运用行动方向教学法中的多媒体演式法、现场教学法、任务趋动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可有效提升《食品机械与设备》教学效果。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高职;食品机械与设备;应用
-
13903.国外包装机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国内包装机械的发展策略之我见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该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国际市场包装机械的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包装机械的发展起源、发展特点和发展现状,通过对国际发达国家包装机械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对包装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多层次的预测。进而通过对国外包装机械发展的成功经验的总结,为我国国内的包装机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包装机械;现状;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
13904.轴流泵叶轮外圆的机械加工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对传统的轴流泵叶轮外圆的机械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指出目前加工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各种加工方法可能产生的加工误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对提高现场的叶轮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泵叶轮;轴流;机械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加工误差;加工工艺方案;回转中心;外球面;数控加工;间隙相;
-
13905.不同氮肥运筹和密度对机械穴直播早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本研究大田试验于2013、2014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广福村试验基地进行,室内研究于江西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进行,两年的供试品种分别为中嘉早17、株两优819和中早35。2013年氮肥运筹试验每个供试品种设计5个处理,分别为基肥:苗肥:分蘖肥:穗肥比=4:0:3:3、4:1:2:3、4:2:1:3、4:3:0:3、4:4:0:2。2014年密度试验每个供试品种设计4个株距(11cm、14cm、17cm、21cm)、2个播种量(3粒/穴、5粒/穴)。两年均在4月初播种,两年试验考察了供试品种群体发育和产量。根据以上考察指标进一步确定江西双季稻地区机械穴直播早稻合理的氮肥运筹...
关键词:直播稻;机械穴直播;氮肥运筹;种植密度;产量;倒伏
-
13906.年中有望趋稳机械工业预计增速8%左右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关键词:机械企业;中机联;蔡惟慈;陈斌;工业转型;环保设备;基础件;成套装备;大型核电;制冷空调;
-
13907.苹果采摘机械人结构设计
[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水果采摘费用高且劳动量大,为了快速且准确完成苹果采摘任务,需要进行水果采摘机械人结构设计。首先进行采摘机械机构选型,确定合适自由度;其次,依据典型果树轮廓确定采摘臂结构尺寸,绘制采摘机械手臂零件图和装配图;最后,搭建采摘机械人结构试验台,进行实体运动和抓取实验对设计效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基本能够达到预期。该设计方法,对农业领域其他类型采摘机械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采摘机械手臂;苹果;结构设计
-
13908.高速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针对当前高速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出现故障难以检测的问题,设计一种高向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信号采集、信号分析、小波变换和决策树分类算法等技术,通过对调整运转设备振动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提高机械设备故障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关键词:故障检测;信号采集;决策树分类算法
-
13909.《机械设计》课程有效性教学探讨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分别从逐步改革《机械设计》课程现有的教学方法,逐步完善《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评价,建立教师启发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机械设计》课程有效性教学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械设计;有效性;教学
-
13910.集中排烟隧道火灾纵向机械补风风速研究
[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2016-08-05]
隧道断面纵向气流速度过大易扰乱火灾烟气层化现象,进而影响人员疏散安全。采用1:20缩比例、长22 m的集中排烟隧道模型,针对实体隧道20 MW火灾、120m~3/s排烟量,开展了不同纵向机械补风风速时的烟气控制效果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纵向补风风速下的烟气蔓延长度、烟气层厚度、2 m高处温度,结果表明:集中排烟隧道火灾时的洞口纵向补风风速不宜大于1.0m/s,其值要远小于纵向通风排烟模式下的隧道火灾临界风速1.932m/s。故集中排烟隧道发生火灾时,其洞口的纵向补风风速设计值不能直接套用纵向排烟模式时的隧道火灾临界风速值。
关键词:纵向补风;集中排烟;烟气控制;模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