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81.成品油升级进入跑步前进时代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9]
两个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成品油升级的速度,在2014年底和2017年底前,完成中国国内的成品油升级,分别达到国IV标准和国V标准。快鞭之下,中国的成品油生产企业们不得不从有条不紊的步行时代进入到跑步前进时代,想方设法缩短3年的规划和建设周期。
关键词:成品油升级;成品油质量监管体系
-
15682.我国原油进口来源改进策略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7]
考虑到进口来源多元化风险和来源地政治风险两个因素,将原油进口源分为五大地区创建进口来源风险综合指数,利用该指数,在2003~2010年我国实际五大进口来源份额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将政治风险较高、采购量较大的中东、非洲地区的采购份额转移到政治风险相对较低、进口份额相对较小的美洲、欧洲/前苏联和亚太地区的12种策略,并对12种策略进行分析对比,指出不同转移策略对改进我国原油进口来源策略的作用。
关键词: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政治风险
-
15683.亚洲炼油厂商面临地盘争夺战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7]
关键词:亚洲;炼油厂商;竞争
-
15684.2013年1-2月石化产业实现产值17173亿元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04-07]
关键词:石化产业;产值
-
15685.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要点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3]
海外石油勘探开发项目主要涉及四种合同模式,分别是矿税制合同、产品分成合同、服务合同和回购合同。项目的合同模式不同,后评价的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差异很大。为确保后评价中效益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首先,应根据不同的合同模式对于承包商如何获得利润的规定,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并编制收入分配或产品分成流程示意图;其次,要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评价,主要包括项目的角度、资源国的角度、承包商的角度和中国企业(中方)的角度,逐步深化对评价结果的认识。最后,作者针对海外勘探开发业务的管理体制与项目后评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海外项目;勘探开发;后评价;经济效益分析;合同模式;评价角度;管理体制
-
15686.纯苯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3]
截至2012年底,我国纯苯总产能达到942万吨/年,其中新增产能72万吨,但依然供不足需。2012年纯苯市场价格走出了一波暴涨的独立行情,利润颇丰,但是产业链下游处于微利甚至存在亏损状态。预计2013年我国纯苯供给增速仍将保持低位,纯苯产能产量的增加已远不能满足下游产业链扩张的需求,供应缺口剧增,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抬升。未来亚洲将成为纯苯生产和消费的主导市场,但纯苯产业链仍将面临国际油价和宏观经济形势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关键词:纯苯;产业发展;趋势
-
15687.为年轻的中国核电凝聚“核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3-04-03]
关键词:中国核电
-
15688.开滦产业调整升级向海而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3]
关键词:开滦集团;产业调整
-
15689.海外新建炼油厂加工油砂沥青的技术方案选择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2]
以在加拿大建设千万吨级的燃料型炼油厂为例,按完全加工稀释沥青设计,减压渣油加工选用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和溶剂脱沥青三种典型成熟的重油加工技术,蜡油加工采用加氢裂化工艺,以最大化生产柴油为目的,采用PIMS线性规划软件,对各种炼油技术方案和投资经济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价格为95美元/bbl的价格体系下,采用渣油加氢裂化工艺投资最高,氢气消耗量最大,但该工艺可最大程度地将沥青轻质化,全厂轻油收率高,并可充分依托当地稳定可靠的天然气、电力和氢气供应,是项目执行的首选方案。而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两种脱碳工艺虽然投资和运行成本较低,但轻油收率低,且在加拿大天然气供应充足、价格适中的情况下,大量的高硫石油焦和沥青只能作为废物填埋处理,经济性要差一些。
关键词:新建炼油厂;稀释沥青;PIMS线性规划;渣油加氢裂化;投资;氢气;轻油收率
-
15690.新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三大看点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04-02]
关键词:成品油;定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