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71.燃料电池汽车实际行驶里程突破1.6×10~5km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最近,通用汽车公司的燃料电池样车跨越了氢动力汽车的里程碑,实际连续行驶里程超过1.61×105 km。通过使用可再生氢气,这辆车节省了5 260gal(1gal≈3.785L)汽油,以1gal汽油3.50美元计算,燃料成本节省超过1.8万美元。通用汽车公司的燃料电池测试车的车型为2007雪佛兰Equinox,截至目前,已累积行驶近4.8×105 km,超过任何其它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在2002—2012年间申请的燃料电池专利数量排名第一。目前,公司正在密歇根州庞蒂亚克建设
关键词:燃料电池汽车;通用汽车公司;成本节省;测试车;庞蒂;氢动力;密歇根州;燃料电池系统;本田汽车;氢燃料电池;
-
13772.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三段储层裂缝类型及控制因素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川西坳陷大邑构造须家河组三段储层岩性以中细粒碎屑石英砂岩为主,孔隙度、渗透率很低,为典型的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对储层的储集和渗透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该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的研究在储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和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以岩心裂缝观测和岩石力学实验数据为主要依据,对该区须三段储层的裂缝类型及发育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了构造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须三段低渗透砂岩储层主要发育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异常高压裂缝3种类型,其中构造裂缝最发育,主要受构造应力场、构造位置和岩石力学性质等因素控制,对油气的形成与分布影响最大。
关键词:构造裂缝;控制因素;须家河组三段;大邑构造;川西坳陷
-
13773.含天然气水合物介质地震空白带成因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基于弹性波动方程,结合随机介质理论,以渗透型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空白带的研究为背景,建立了含天然气水合物的非均匀双相孔隙介质模型。利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正演计算了地层孔隙度一定时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分别为2%,10%,15%,20%,25%,30%,40%,50%,60%,70%,80%等11种模型的地震响应。通过对正演偏移剖面作定性分析以及相对能量、频率衰减梯度的定量分析可知:当天然气水合物在地层中的赋存状态为不均匀分布时,水合物对反射波的散射效应使反射波能量减弱,形成地震空白带。当赋存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达到一定值时,由于水合物不均匀体产生的散射波能量增大,在地震空白带内出现"亮点"。同...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地震空白带;双相孔隙介质模型;正演计算;似海底反射(BSR);散射作用
-
13774.井间电磁油气储层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井间电磁探测方法(Cross-hole Electromagnetic Method,CHEM)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储层监测和评价技术,它可以提供井间储层电阻率分布信息,进而实现流体空间分布的描述。该技术可用于识别由于储层非均质性等造成的死油区、监测储层的宏观波及系数、优化设计加密井位和提升油藏数值模拟的有效性。通过对近年国际学术会议及相关学术期刊关于井间电磁探测技术文献的追踪分析,介绍了井间电磁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响应数值模拟、采集设计与处理解释技术和目前在油气储层监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井间电磁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与研究方向,以供国内电磁勘探业界及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井间电磁探测(CHEM);响应数值模拟;采集设计与处理解释;油气储层监测
-
13775.电成像测井纹理特征分析及应用
[采矿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5]
电成像测井能够对井筒周围地层提供直观的、清晰的、分辨率高的图像,其电成像测井图像能够反映地层的地质信息。利用基于统计模型的自相关函数法,从电成像测井的图像中提取纹理特征,再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约简后的特征识别岩性。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统计模型的电成像纹理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地层岩性。
关键词:电成像测井;纹理;特征提取;岩性;主成分分析
-
13776.内燃机跨临界/超临界燃料喷雾混合过程的机理与模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高密度低温燃烧等内燃机燃烧新概念的提出,使得跨临界/超临界燃料喷射与喷雾混合成为内燃机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跨临界/超临界下的液体射流与喷雾形成具有与亚临界工况本质不同且极其复杂的机理.首先对跨临界/超临界液体射流喷雾的特征与机理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迄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评述,同时指出了其局限与不足.在全面审视前人关于直喷式内燃机燃料喷雾混合过程的机理与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跨临界/超临界环境下液体燃料喷射与混合气形成的数理模型——"混合层回缩"(MLR)模型;并进而建议,采用微观、介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5步策略,构建直喷式发动机亚临界/跨临界/超临界燃...
关键词:内燃机;跨临界/超临界;燃料喷雾;混合层回缩模型;多尺度
-
13777.基于相变的井网水驱控制程度分析——以萨尔图中区西部二、三类油层为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采矿业] [2014-04-25]
根据萨尔图中区西部的高密度测井资料,利用沉积单元单砂体精细解剖结果,开展了基于井网的砂体相变程度和控制程度分析,得出了注采井距对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相变率和控制率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为充分考虑砂体平面非均质性的影响,进行了基于相变的水驱控制程度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传统方法统计得出的水驱控制程度值往往偏高;随着井网的加密,不同类型河道砂体的水驱控制程度变化幅度有所不同;进行沉积单元细分后,基于相变的水驱控制程度值降低,并更接近油藏实际。
关键词:水驱控制程度;砂体控制程度;砂体相变程度;井网密度;注采井距
-
13778.亚太报告——油气(2014年2月)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4]
Economic growth throughout the Asia-Pacific over the past six months led to a rise in the consumption of oil and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to fuel booming vehicle use and industrial growth, especially in China. Oil prices peaked at US$116.75 on September 9, 2013, before bottoming at US$103.08 a barrel on November 7 and then fluctuating upwards.Global oil demand rose slow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13, due to slow economic recovery and tight oil supply due to sanctions on Iran.The stock prices of the top ten leading Asia-Pacific oil and natural gas companies by revenues rose by an average of 5.16% over the six months to December 31, 2013.The rate of Asia-Pacific oil and g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picked up slowly over the six months under review, amid a slowdown i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sanctions on Iranian oil.
关键词: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LNG
-
13779.中国化工导报(2014年4月21日)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4-04-24]
China’s synthetic rubber sector depends on ethylene cracking, and will be affected greatly by the lightweight trend. In China, C4, C5 and C6 components are mainly used to produce synthetic rubbers.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on technologies for recycling waste plastics grew nine-fold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3, which shows that this field has become an R&D focus.
关键词:合成橡胶;乙烯裂解;丙烯酸;塑料
-
13780.中国化工导报(2014年4月6日)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4-04-24]
By 2017, the demand for butadiene will reach 4.2 million t/a in China, at that time the capacity will be 4.95 million t/a. In the future, the manufacture of SBR and butadiene rubber will still be two largest uses of butadiene, and the consumption of butadie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nitrile rubber will increase rapidly.
关键词:丁二烯;丁二烯橡胶;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