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021.Li2MSiO4作锂离子电池正极嵌锂插层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对国内外聚阴离子型化合物硅酸盐Li2MSiO4(M=Fe,Mn,Ni,…)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从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改性、嵌/脱锂特性、晶型结构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讨论硅酸盐正极材料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改善其综合性能的途径.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硅酸盐;结构;嵌/脱锂特性
-
163022.平面手征超介质不对称传输特性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平面手征超介质由于具有不对称传输的奇特性质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简要介绍了平面手征超介质产生不对称传输的原理,并着重阐述了电磁波分别在微波段、光波段以及太赫兹波段的不对称传输性质与相应手征结构的模拟计算以及实验研究进展.这种不对称传输的超介质在微波、光子学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不对称传输;平面手征超介质;线极化波;圆极化波;asymmetric transmission;planar chiral metamaterial;linearly polarized wave;circularly polarized wave
-
163023.湿布连续浸轧槽浓度的控制——一些染整技术的回顾之三
[纺织业] [2013-11-15]
传统的纺织连续湿加工过程以干布为加工对象,因此流程间需要进行织物的干燥.采用湿布湿处理(Wet-on-Wet)能免去所有湿处理之间的干燥,大量减少能耗.但是,湿布湿处理工艺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轧槽中的化学品浓度不稳定.在浸轧过一定长度的织物之后,织物上化学品增重率显著下降,导致染整织物的性能或色深下降.为了得到恒定的轧槽浓度和化学品增重率,在湿布湿处理中必须使用较低的初始浓度和较高的添加浓度.作者提出了计算湿布湿处理工艺中的轧槽起始浓度和添加浓度的数学模型.实验室及实际生产的织物染色、树脂整理实验,均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纺织品;染整;湿布湿处理;恒定轧槽浓度;textiles;dyeing and finishing;wet-on-wet treatment;constant bath concentration
-
163024.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纤溶酶的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血栓类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溶栓疗法是目前治疗该类疾病安全有效的手段,传统的溶栓药物疗效显著,但是还存在一定缺陷.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纤溶酶制备溶栓药物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文章对不同微生物来源的纤溶酶的发酵、分离纯化及性质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总结,并对纤溶酶研发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生物;发酵;纤溶酶;纯化;性质
-
163025.基于杨氏方程的固体表面能计算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从三个重要方面介绍了基于杨氏方程计算固体表面能.阐述了接触角测量技术的基本假设、对固体和液体材料的要求及测量仪设计;叙述了各种常见液体表面能的测量方法及其适用范围;详述了两大类固体表面能、固液界面能和液体表面能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各自的实效性.最后,总结了此类计算方法存在的一些本质问题.
关键词:固体表面能;杨氏方程;接触角;液体表面能
-
163026.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现状研究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可以向环境吸收或释放热量,而本身温度维持不变,具有很好的储能特性.相变微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变材料的泄漏及腐蚀性等问题,因而在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介绍了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复合凝聚法、悬浮聚合法等.阐述了相变储能微胶囊在太阳能、建筑、服装纺织、军事伪装隐身等领域的应用,并指出了微胶囊相变材料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相变材料;储能;微胶囊;phase change materials;energy storage;microcapsules
-
163027.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系统阐述了石墨烯的结构、特性以及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处理水体中污染物的研究及进展,主要包括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关键词: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水处理;环境修复
-
163028.酸乳体系中乳酸菌胞外多糖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食品制造业] [2013-11-15]
已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胞外多糖应该在酸乳凝胶化后开始与蛋白发生作用,作用方式主要有静电作用和空间位垒.酸乳中胞外多糖的性质及添加方式、蛋白的构成及浓度等都会对两者的作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酸乳的质构、黏度、粘弹性、持水力、风味等.文章介绍牛奶中蛋白的稳定体系,以及一般情况下蛋白和多糖相互作用的机理,进一步阐述酸乳发酵过程中胞外多糖和蛋白的作用时间、作用方式、影响因素以及对酸乳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关键词:酸乳;乳酸菌;胞外多糖;蛋白
-
163029.GaN基和LiZnAs基稀磁半导体的研究进展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15]
综述了稀磁半导体及其研究进展,阐述了提高居里温度的方法.从晶体结构、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待解决的问题几个方面详述了以GaN为代表的传统的Ⅲ-Ⅴ族基和LiZnAs为代表的新型Ⅰ-Ⅱ-Ⅴ族基两类稀磁半导体的基本特点,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GaN基稀磁半导体;LiZnAs基新型稀磁半导体;居里温度;晶体结构;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 based on GaN;diluted magnetic semiconductor based on LiZnAs;Curie temperature;crystal structure
-
163030.氮素营养对闽楠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设置0、50、100、150、200、300、400、600 mg·株-1 8个N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素对闽楠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氮量的增加,闽楠苗高、地径、叶面积和根、茎、叶及整株生物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苗高、地径和叶面积均在供氮量100 mg·株-1时最高,而各器官生物量及整株生物量均在供氮量150 mg·株-1时最大;根冠比则随着供氮量的增加呈现单调递减趋势;闽楠苗光合特性与生长表现是契合的,随供氮水平的提高,闽楠苗叶绿素a、b及总量先升高后降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值也均呈先仰后抑之势,恰在供氮量100 mg·株-1时,以上光合参数值均达最高,且不同氮素处理间闽楠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蒸腾速率差异均显著.综合闽楠苗各生长及光合指标的分析结果,100~150 mg·株-1的供氮量为闽楠苗温室培育的适宜范围.
关键词:闽楠;氮肥;生长特性;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