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探究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 发布日期:2019-02-25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很多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实现了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实时调控,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钢铁企业中的物流管理,是企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项生产成本,在钢铁材料采购、销售以及内部调度等工作中都需要用到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本文通过分析钢铁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及问题,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探究钢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
-
大型钢铁企业“稳杠杆”途径探析——以T公司管理实践为例
来源:冶金财会 发布日期:2019-02-25
2018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正式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定调。"六稳"方针的出台,意味着稳增长取代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去杠杆,成为中国经济的首要目标。金融稳增长意味着稳杠杆,金融稳杠杆的背后,就是企业和个人稳杠杆。本文以T公司为例,讲述如何通过控制投资规模、产业重组、创新融资方式、债务清偿与债务整合等有效途径,来稳住企业固定成本,提
-
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才智 发布日期:2019-02-25
当前时期,国内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科技实力也大幅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也提高了很多,而这也就使得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从钢铁工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当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展开,钢铁行业的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当然,钢铁企业在展开信息化建设之时,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相对较多的,本文即对相关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探析。
-
钢铁企业上市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建设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9-02-25
针对我国钢铁企业上市公司规章制度建设情况,本文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我国企业特点,提出了对制度实施顶层设计,实现新老制度"三位一体"管理理念;开展制度模型建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高制度执行力,采取评审与适时修订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制度持续改进。
-
钢铁企业日常费用管控的经济学分析——以首钢集团为例
来源:企业改革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9-02-25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处在搬迁调整、转型发展期的首钢集团,面临着比其他钢铁企业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增强费用管控,持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工作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已有的费用管控方法视角侧重于过程和结果控制,鲜有从经济学角度从根源上关注和分析不同模式下费用支出的不同效用。该文以首钢集团为例,利用四个层次开支理论对企业日常费用进行鉴别分析,找出那些效率低、花费高的项目,在企业能力许可范围内加以调整改善
-
钢铁公司对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及控制探析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发布日期:2019-02-20
现在知识经济正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过程中,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以人为本信念的深入人心。现在钢铁公司当中人力资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的成本概念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本文针对人力资源构成的成本以及其含义和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对计算和审核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总结,希望能够给有关工作人员一些启发。
-
钢铁企业组织绩效考核精细化管理
来源:全国流通经济 发布日期:2019-02-18
钢铁企业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针对当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绩效考核效果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管理层面。绩效考核管理中积极发挥预算管理的优势,同时将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本文从企业发展角度,分析钢铁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策略的详细过程,以增强管理人员及基层人员的绩效考评意识。
-
大型钢铁企业110kV智能站过程层网络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电子测试 发布日期:2019-02-15
智能化变电站过程层是三层网络中最下面的一层,是直接与变压器、智能开关、电子式互感器相联系的一层网络层。钢铁企业作为电网用户单位,也在谋求智能化发展,建设智能站对于钢铁企业用户而言,由数字化转化升级为智能化,是对传统变电站的一次理论实践,是智能电网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本文以一个110kV智能站在钢铁企业的实际建设应用,详细介绍了其过程层的理论、组成和基本要求,帮助现场技术人员更加清楚的了解过程层的逻辑
-
莱芜市新旧动能转换之钢铁企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来源:绿色科技 发布日期:2019-02-15
阐述了莱芜钢铁企业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结合山东财经大学商经学院莱芜市新旧动能转换之钢铁企业转型发展调研团队的前期调研,探讨了莱芜钢铁企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莱芜市钢铁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提出了莱芜钢铁企业发展战略举措。
-
钢铁企业外委支出新型管控模式的建立——以安阳钢铁为例
来源:冶金经济与管理 发布日期:2019-02-15
介绍了安钢建立外委支出管控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顶层设计、分项管理、流程管控、支出把关,建立起了外委控制与人力资源优化的新型架构体系,转变了职工观念,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子分公司进一步锻炼队伍、增强力量、外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