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分析
来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01-20
近年来,中国对钢材的消费需求不断下降,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国内有实力的钢企纷纷把目光投向海外,通过"走出去"化解产能过剩、寻求资源保障和规避贸易摩擦。分析中国钢铁企业海外投资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提出应对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
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
来源:商场现代化 发布日期:2016-01-20
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大国,钢铁行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对钢铁行业的发展缺乏一个系统的长远规划,钢铁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导致钢铁行业的利润急剧下降,钢铁市场的营销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重点就钢铁行业的营销现状及如何开展绿色营销进行探讨。
-
基于价值链管理方法钢铁企业如何有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来源:财会学习 发布日期:2016-01-20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为我国钢铁行业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导致企业间日益激烈的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钢铁产业必须要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做好成本控制,以此提高经济效益,增强钢铁企业的竞争力。本文在对以价值链为视角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解释说明的基础上,对钢铁企业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
-
冶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民用建筑中的成功应用案例——武钢大学江北校区建设工程项目
来源:建筑知识 发布日期:2016-01-15
近年来逐渐下行的行业趋势,使得不少大型钢铁企业大力发展钢铁冶金以外的产业。武汉钢铁集团在钢铁寒冬的大形势下积极推动下属院校武钢大学(原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各项发展,其中江北校区的建设项目列入公司的非钢产业重点工程.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工程管理部将自身成熟而丰富的冶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经验成功地运用在武钢大学江北校区建设中,按期、保质地完成了校区工程建设。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与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耦合式生产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来源:节能与环保 发布日期:2016-01-15
1前言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迅猛发展,钢铁冶金技术不断进步,使得钢铁厂副产煤气资源量越来越多。实现煤气的充分回收、合理利用,对于钢铁厂降低成本、提高能源转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回收的煤气资源主要作为燃料供焦炉、热风炉、加热炉等工业炉窑加热使用,这部分占煤气资源量的50%~80%,剩余部分供企业自备电厂发电,方式主要有全烧(或掺烧)煤气锅炉发电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两种。
-
世界第一产钢大国为啥腰杆不硬
来源:理论视野 发布日期:2016-01-15
《光明日报》2016年1月3日发表该报记者对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的采访,王国栋指出,1984年2月15日,80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宝钢并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王国栋指出,当时钢铁业的利润太丰厚了,人们并没有深刻领会小平同志题词的深层含义。一些人认为,只要肯花大价钱,买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就可以生产最好的产品,就可以赚取高额利润,就可以
-
张立峰:钢铁冶金男神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金属世界 发布日期:2016-01-15
张立峰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数十年孜孜不倦钻研在钢铁冶金领域。从青葱的"钢小伙"到今天的"钢铁冶金男神",他付出的是汗水,拼搏的是青春,收获的梦想,始终不变的是一颗滚烫的爱祖国、爱教育、爱专业的心。
-
论“新常态”下钢铁企业女职工工作
来源: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01-15
在钢铁企业面临"危""机"的新常态下,女职工工作既要努力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又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女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同时,关爱和帮扶女职工,给予女职工实际困难的解决,并通过各类特色活动的开展,让女职工体现价值、追求奉献,在推进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中,实现与企业的共发展。
-
试分析钢铁企业总图设计与环境保护
来源:科技经济市场 发布日期:2016-01-15
钢铁工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工业之一,它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飞速进步。另外,钢铁工业的耗能也是首屈一指的,它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做出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因为我国被污染的面积越来越多,所以环境污染问题就被提上日程。那么如何减少钢铁业的污染,真正做到固体废弃物与污水零排放;增加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逐渐杜绝二氧化碳及其它污染物的流放,目前环境问题一跃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具体的相关问
-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开发培训工作探索与思考
来源:经营管理者 发布日期:2016-01-1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档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处于该背景下的钢铁企业,要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实现中国钢铁行业"排头兵"的宏伟目标,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企业强。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钢铁行业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员(以下简称高管人员)开发培训工作将如何适应和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