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排放思考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18-11-05
本文主要根据现阶段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通过查阅资料和数据统计调查,对未来电动汽车普及会对环境以及社会的影响做了一些分析。主要是针对现有内燃机汽车的排放问题,对大气的污染问题进行的研究。研究主要根据现阶段我国的电力发展水平和电池发展技术进行综合对比。得出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火力发电,利用其它的节能方式变为主流发电的话对环境污染会尽可能的小。而对于电动汽车的废旧电池的污染等没有涉及。
-
印染行业节能减排措施与清洁生产的相关探讨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 发布日期:2018-11-01
对于印染行业而言,是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水以及消耗非常多的能源的,并且对于印染行业而言,其污水排放量可以占到整个纺织工业污水排放量80%以上,能源消耗可以占到整体消耗的60%以上。水污染以及能源消耗问题,是印染行业非常关注的两个问题,而且对于印染行业的持久发展也有严重制约作用。随着我国污染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节约以及将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文章在
-
农业机械能耗现状分析及节能减排技术要点
来源:南方农业 发布日期:2018-10-25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业也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的农业必须借助机械化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大范围和大面积的作业以及规模化生产。基于此,探究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中暴露的问题,并对农业机械能耗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意见,以此更好地提升农业机械的节能减排效果。
-
节能减排背景下汽车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发布日期:2018-10-25
汽车轻量化设计是减轻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双重压力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汽车材料中,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密度、比强度、比模量等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可减轻汽车质量,改善燃油经济性,满足节能减排的需求。但因为原材料成本、制作工艺及应用设计等方面的技术瓶颈,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受到限制。阐释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发展中的应用优势,解析了其所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新型多元技术的研发和融合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
-
汽车涂装车间节能减排技术介绍
来源:现代涂料与涂装 发布日期:2018-10-20
对汽车涂装生产过程中与节能减排有关的工艺、设备、环保技术应用进行了阐述和研究,分析了不同形式的涂装工艺过程和涂装设备结构形式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
-
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益的评估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18-10-15
本文综述了电动汽车综合效益研究进展,评估计算了电动汽车能耗、CO_2排放量及综合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基于我国当前能源结构,电动汽车较传统燃油能耗低,CO_2排放量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对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提出建议。
-
新形势下砖瓦行业快速提升发展的新途径——在2018年中国砖瓦行业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砖瓦世界 发布日期:2018-10-10
各位代表:今天,我们召开2018年中国砖瓦行业大会,乔龙德会长亲临大会,为砖瓦行业下一步发展做战略性指导,是对砖瓦行业关心、支持和关爱,我们对乔会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年的砖瓦行业大会,是以落实国家三部委279号文件和中国建材联合会创新发展建材服务业大会、建材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大会的精神为指导,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政策标准,研究砖瓦行业打好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淘汰落后、转型升级、发展新兴
-
中国砖瓦墙材行业展现振兴新格局——2018年中国砖瓦行业大会在青岛隆重召开
来源:砖瓦世界 发布日期:2018-10-10
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方向,上合峰会谋求共同发展,砖瓦转型发展扬起风帆,科技创新促进砖瓦升级。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家环保部等三部委《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原[2017]279)号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砖瓦工业协会联合下发的《推进砖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赢四个"攻坚战"的的指导意见》(中建材联综发[201
-
天丝、羊毛、NOP罗马布低浴比染色工艺
来源:针织工业 发布日期:2018-09-28
天丝、羊毛、NOP(锦纶与氨纶包芯纱)罗马布具有优异的应用性能,文中通过筛选染料、助剂,并采用低浴比、低能耗的高温高压气溢流染色机对其进行一浴两步法染色,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织物缩水率,并与溢流染色机用水成本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天丝、羊毛、NOP罗马布采用一浴两步法低浴比染黑色后织物品质稳定,成品织物缩水率、染色牢度均达标,降低了能耗及助剂的使用,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
-
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应用与研究
来源:时代农机 发布日期:2018-09-28
文章针对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展开分析,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研究现状,其次阐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目标,最后提出了创新技术应用的四点建议,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