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用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减排效应及发展路径分析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9-05-09
传统汽车应用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污染排放物气体,对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这一问题在现代汽车普及的背景下逐渐严重,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降低汽车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气体排放量,现代研究人员推出了家用新能源电动汽车,该汽车摆脱了传统能源的限制,理论上具有良好节能减排效果,本文出于实践考虑,将对此进行分析。
-
汽车电气系统轻量化研究
来源:吉林大学 发布日期:2019-05-01
近年来,汽车在市场上的产量和保有量均持续地攀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对日渐短缺的能源储备和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压力。面临着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各国政府日益重视本国的能源安全,尤其是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约70%的石油依赖进口。另外,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地的发展,工业化水平提速,环境问题越来越凸显,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汽车排放作为
-
湖北省电动汽车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
来源:湖北电力 发布日期:2019-04-28
在能源危机与大气污染不断加重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由于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大力支持。中国电动汽车虽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政策支持及产业技术发展,自"十二五"以来呈井喷式增长,2010年湖北省电动汽车保有量仅为17辆,而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35 000辆,7年间年均增速近200%,增长速度远超传统燃油汽车。未来,预计随着电动汽车成本降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湖北电动汽车保有量将继续
-
农用机械日常节能减排方法分析
来源:科技与创新 发布日期:2019-04-25
现阶段,我国的农用机械节能减排潜力巨大,需要相关开发与使用人员重点挖掘。基于此,说明了农用机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提出了使用清洁性原料柴油机的重点保护、农用机械的日常保养、重点应用省油技术等一系列农用机械节能减排的具体方法,阐述了提升农用机械节能减排效果的策略。
-
3R原则在物料循环体系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山东冶金 发布日期:2019-04-20
通过构建循环再利用理念体系,创新含铁料物质闭路循环利用和热态精炼渣、热态转炉终点渣循环利用,实现精细化管理,达到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目的,实现综合效益约3.18元/t钢。
-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佛山陶瓷 发布日期:2019-04-15
绿色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举措。四川省夹江县以"西部瓷都"著称,其陶瓷产业自1987年在黄土乡点燃第一把炉火以来,目前已发展为夹江县县域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老旧生产线、低端产能和环境污染较大等问题,面临着"退城入园"、扩大投资规模、提高生产能力、降低能耗水平和环保标准等困境,应通过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产业园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强
-
新时期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节能减排分析
来源:建材与装饰 发布日期:2019-04-15
面对日益增加的机械设备和操作要求,加强公路建设的机械化管理和维护管理,有必要建立更安全和更可靠的施工管理机制。针对公路机械设备安全的重要性,总结了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用的设备安全管理机制。分析了公路建设中节能减排的一些有益尝试,并注重后期的维护,它希望为公路节能减排提供一些思路。
-
浅谈汽车尾气排放问题及节能减排的方法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19-04-15
自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然而在经济的发展中难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几年,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平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有效提高。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且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其尾气的排放,无形中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何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这对相关部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围绕汽车尾气排放的问题及节能减排的方法进行
-
机械加工制造过程能耗优化方法研究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19-04-10
机械制造业作为制造业中不可避免的一环,必须逐步优化加工制造过程的环节,尽力缓解能耗,让地球的可用能源储备量达成平衡。机械加工制造指的是把资源转变为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本文将它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当前运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一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意见,希望能为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
湖北恩施某绿色建筑项目碳排放分析
来源: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发布日期:2019-04-10
选取湖北省恩施市某绿色建筑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使用和建材生产阶段,其中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占比达80%以上,而建筑建造阶段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较少。同时,由于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折算后的建筑单位面积年碳排放量,均低于恩施同期设计建造建筑的年单位面积排放水平,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