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钻井设备节能减排技术发展探究
来源:中国设备工程 发布日期:2022-01-10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近些年来国际油价呈现出了持续下跌的发展趋势,面对着漫长的复苏之路,石油行业的发展迎来了严峻的挑战。石油钻探企业在开发能源中消耗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石油钻井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和成本,增强石油钻井行业的发展竞争力。本文对石油钻井设备节能减排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
机动车碳排放及神兽汽车能量片节能减排研究与应用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2-01-07
作为我国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汽车行业的碳排放具备碳排放总量增长快、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能源和环保压力剧增三个重要的特征,同时存在汽车碳排放标准政策缺失、机动车碳中和概念模糊、机动车节能减排应用薄弱等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机动车碳排放情况及面临的问题,探讨机动车燃油添加剂对碳排放的产业价值分析,提出机动车节能减排的新建议。
-
节能减排汽车驾驶技术浅析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2-01-05
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责任心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油耗,驾驶节油的关键在于看驾驶人员是否按照车辆运行要求,采用相应的驾驶操作,使人车之间合理搭配保持车辆最佳运行状态,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驾驶习惯会对节油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在日常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需要逐渐提升自身的驾驶水平,时刻牢记驾车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节约目标。
-
石油集输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对策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发布日期:2021-12-30
石油集中输送在国内油田事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在油田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且可为石油的稳定生产打牢根基。但是在石油集中输送生产阶段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安全环保风险,威胁着石油的集中输送生产效益。因此,文章面向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阐述了石油集中输送生产中存在的安全环保风险,并结合石油集中输送生产工程,提出了几点石油集中输送生产过程中的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策略。
-
基于前车速度预测的信号交叉口汽车生态驾驶控制策略
来源:安全与环境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5
为降低车辆通过信号交叉口的油耗和排放,研究车路协同环境下基于前车速度预测的信号交叉口汽车生态驾驶控制策略。通过转鼓试验修正目标车辆的VT-CPFM油耗模型和VSP排放模型,构建RBF神经网络模型对前车速度轨迹进行预测。以油耗为目标函数,排放为约束,创建基于动态规划的目标车辆速度优化算法,在MATLAB仿真得到目标车辆通过信号交叉口的优化速度诱导轨迹及油耗排放。仿真结果表明:加速优化诱导策略使得油耗
-
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使用现状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1-12-15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交通运输行业消耗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全面推进该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意义深远。文章围绕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使用现状展开调研,对其节能减排效益进行深入分析。经过对十个不同地点的传统燃油车及燃气汽车的样本采集监测,证明使用新能源汽车对空气质量提升和低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行业提供一定的可参考价值。
-
湛钢煤气回收利用技术实践
来源:冶金动力 发布日期:2021-12-15
煤气是钢铁企业中宝贵的二次资源,湛钢为更好地利用各种副产煤气,减少煤气放散,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宝钢股份生产运行管理实践和技术水平基础上,结合自身系统的特点,对煤气回收利用技术进一步地优化和提升,开发并形成了相应的技术。
-
电动工程机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液压与气动 发布日期:2021-12-15
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工程机械能效低、排放差,已无法满足国家及行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需求,纯电动系统是工程机械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尽管电动化技术已经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与电动汽车相比,工程机械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工况上均存在显著区别,因此需对工程机械的电动化技术开展专门研究。首先,讨论了纯电动工程机械的类型,对电动工程机械进行了概述;然后,结合工程机械纯电动系统的特点,对
-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交通节能与环保 发布日期:2021-12-15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传统汽车的驱动依赖于化石能源,不仅加剧能源消耗,且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本文阐述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就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路线进行分析,提出了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线。文章指出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车辆应用的节能减排方向应主要以新能源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为主要目标。而研发新型锂离子电池和新体系电池,提升动力电池智能制造水平,完善验证测试方
-
余热利用在民爆物品生产中实际应用分析
来源:煤矿爆破 发布日期:2021-12-15
余热利用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目前在节能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工业能耗占比2/3,可回收利用余热总资源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0%~40%,可利用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工业领域节能对实现节能减排、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以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项余热利用项目为例,从前期方案的确定到后期方案的运行,分析余热锅炉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供同类项目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