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用全球视野推动绿色建材发展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日期:2015-12-31

  • 构建循环型体系 推动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矿业报 发布日期:2015-12-30

  • 深刻认识形势 正确把握机遇 靠创新驱动把建材行业推向新的发展时期

    来源:中国建材报 发布日期:2015-12-29

  • 建材工业“十三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发展任务

    来源:江苏建材 发布日期:2015-12-28

    1.主要建材产品产能过剩,建材产业必须加快战略转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速趋缓,生产能力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研究建材工业新的增长点和建材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重点。面对传统建材主要产业产能过剩的严酷现实,建材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
  • 绿色建材的引导——聚氨酯保温材料

    来源:建设科技 发布日期:2015-12-28

    本文通过对国家对绿色建材及绿色建筑的政策分析,结合聚氨酯保温材料的本身特点,从性能、生产、使用,维护等不同角度阐述聚氨酯保温材料节能环保性能。并对其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预测下该产品的发展方向。
  • 以标准支撑绿色建筑 走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发布日期:2015-12-28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新理念。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年规划的主要战略之一。五中全会还提出"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进一步说明发展绿色建筑及生态城区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使用绿色建材、发展绿色建筑,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我国绿色建材发展概述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 发布日期:2015-12-28

    1绿色建材概念随着研究应用的不断深入,绿色建材的内涵不断演变、丰富。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新型墙体材料等一系列代表性绿色建材产品不断发展,成功实现工程应用、推广。2013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发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将大力发展绿色建材作为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十项任务之一。至2014年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正式明确了绿色建
  • 建材行业要将转型升级推向转折需做好四篇文章

    来源:江苏建材 发布日期:2015-12-28

    在首届全国建材业年度经济论坛上,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指出: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既有共同的时代特征,又有自身的行业特征。由于较长时间内发展支撑在以速度和规模为主导的速度型轨道上,造成绝大多数的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多数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不足,多数产业都在中低端发展,一些产能已经过剩的产业还在新增产能,导致在市场竞争环境不规范的状态下,全行业经济运行出现下压,对行业发展带
  • 工信部陈恺民:建材业发展三大关键词“绿色、循环、低碳”

    来源:江苏建材 发布日期:2015-12-28

    面对经济新常态下建材工业的发展方向,陈恺民表示:"对整个社会讲,建材工业将担负起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使命。对建材企业讲,将更加关注提质增效。"建材工业发展要把握两大重点:一是化解过剩产能,这个问题不解决,整个建材工业的发展都会受限;二是发展绿色建材,这是整个建材工业下一步发展的一大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水泥、玻璃、陶瓷三大传统产业。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 中国建材联合会推动行业发展“十大工程”

    来源:江苏建材 发布日期:2015-12-28

    1.致力攻关两个"第二代"技术装备研发达标并验收,以此为牵引,推动建材各产业效仿,分别提出创新提升实现世界领先的目标,全面推进建材工业全方位向高端目标前进。2.致力攻坚新兴产业发展瓶颈,既要达到三个产业攻关的预定目标,又要提出牵动主导型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能够发挥改变产业行业结构的作用。3.加快推进淘汰水泥、平板玻璃落后产能政策的出台,力争2015年内两项政策落地。用三年时间
首页  上一页  ...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