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声门下吸引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的效果观察

    来源:当代临床医刊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行声门下吸引疗法在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ICU机械通气患者200例作为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不同疗法组:对照组(普通气管导管)、实验组(声门下吸引),预后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者2例,占比2.0%,低于10.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行声门下吸收疗法作用突出,可
  • 布托啡诺、瑞芬太尼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镇静镇痛效果的临床对比

    来源:医学理论与实践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对比布托啡诺、瑞芬太尼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66例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和瑞芬太尼组(每组33例),观察并记录镇静镇痛前、镇静镇痛后24hMAP、HR、RR的变化,用药后6h、12h、18h、24h的VAS和Ramsay评分,丙泊酚总用量,药物起效时间,谵妄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心动过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MAP、HR、RR均较用药前减低(P
  • 机械通气并发氧中毒的预防与护理

    来源:攀枝花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氧中毒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的高浓度吸氧,导致机体某些器官的功能与结构发生病理变化。主要有肺型、脑型和眼型氧中毒。为预防氧中毒的发生,机械通气过程中应注意吸氧时间和浓度的控制,氧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适当使用预防和对抗氧中毒的药物,将氧中毒的危害降到最低。
  • 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A组与试验B组,各30例。对试验A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治疗方案,对试验B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镇痛时间、用药后唤醒时间及发生谵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心率、呼吸及血压水平。结果试验A组患者镇痛时间、用药后唤醒时间、谵
  • PICU机械通气呼吸机管路的病原学分析

    来源:护理研究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的患儿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及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我院P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儿42例,分别在患儿进行机械通气的插管当天、48h、第7天和第14天对其呼吸道管路和下呼吸分泌物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管路污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之
  • 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来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就是并发呼吸衰竭、肺性脑病,临床上通常使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同时联合应用纳洛酮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本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联合纳洛酮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本院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4例。入选标准:经
  • 脑卒中患者行机械通气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性研究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机械通气各项影响因素与继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影响性。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14年7月1日-2015年11月1日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所收治脑卒中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既往史。登记本次入院期间的插管方式、鼻饲管选择、鼻饲方式、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用药种类、并发症情况
  • 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对小儿重症哮喘进行机械通气,探究治疗过程中气道护理对小儿的恢复情况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重症哮喘患者45例,回顾他们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及针对性的气道护理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和呼吸困难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患儿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的血气分析情况,患儿治疗前呼吸频率增快变化范围在(4.4±1.2)次/分,心率增快范围在(4.9±1.1)次/分明显高于治疗后呼吸频率增
  • 呼吸内科58例机械通气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原因,从护理学角度探讨预防措施,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机械通气24 h以上58例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1.03%,原发疾病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能增加细菌繁殖和感染等是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效果

    来源:医疗装备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描述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并探究机械通气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5月的22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并给予静脉丙种球蛋白、乌司他汀及甲基泼尼松加以辅助。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记录治疗前后患儿的各项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糖浓度等)。结果治疗前,227例均出现发热、四肢末梢循环欠佳和皮疹,不同患儿伴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治疗
首页  上一页  ...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