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机械通气联合吸入一氧化氮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呼吸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来源:医药论坛杂志 发布日期:2017-03-3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联合吸入一氧化氮对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呼吸功能指标及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72例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加用一氧化氮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4h后呼吸功能指标[氧合指数(OI)、吸气氧浓度分数(FiO_2)、平均气道压(MAP
  • 脑利钠肽在评估机械通气脱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海南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7-03-29

    1机械通气及其相关并发症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最早在16世纪时由Vesalius最先提出,并用以治疗急性呼吸衰竭。在20世纪,MV其应用得到很大发展,并于1951年首次在手术室中使用。Bjorn Ibsen又提出将正压通气应用于脊髓灰质炎患者,可显著提高其生存率,将正压通气在全球范围内用于治疗急性呼吸衰竭~([1])。MV所提供的包括维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
  •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发布日期:2017-03-28

    目的观察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ICU机械通气撤机后使用常规双鼻道加面罩双路吸氧患者46例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机械通气脱机后使用AIRVO_2型呼吸湿化治疗仪患者32例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撤机后6、12、24、48、72 h的痰液黏稠度,脱机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撤机后6、12、24、48、72 h血气指标,2次机
  • 浅层式吸痰法在脑出血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海南医学 发布日期:2017-03-25

    目的观察浅层式吸痰法在脑出血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深层式吸痰,观察组则给予浅层式吸痰。比较两组患者气道吸痰前1 min与吸痰后5 min时的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气道峰压(PIP)以及
  • Vigileo监测系统在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发布日期:2017-03-25

    目的:探究Vigileo监测系统在休克机械通气患者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内科重症监护室50例休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常规监测,实验组25例患者应用Vigileo监测系统干预,研究对比两组休克机械通气患者的乳酸水平、氧合指数、复苏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复苏后,两组患者乳酸水平及
  • 营养不良筛选评分在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发布日期:2017-03-25

    目的探讨营养不良筛选评分(MST)在有创机械通气(IMV)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纳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自2015年1月1日到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主要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患者,根据入ICU时MST评分分为营养不良高风险组(≥2分)和营养不良低风险组(
  • ICU中短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应用探讨

    来源:云南医药 发布日期:2016-11-30

    镇痛与镇静治疗是特指应用药物手段以消除病人疼痛,减轻病人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行性遗忘的治疗,使危重病患者维持在一个理想的舒适和安全水平是所有危重病临床医生的普遍追求和目标,使用镇静药保持患者安全和舒适是ICU治疗最基本的环节。重症医学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我们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
  •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深入探讨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8月期收治的4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占优(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作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效果显著。
  • 重症监护室对机械通气病人实施不同吸痰方式的对比研究

    来源:数理医药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6-11-3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对机械通气病人实施不同吸痰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3年6月~2015年2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按照吸痰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患者仅行开放式吸痰操作,B组患者行密闭式吸痰操作,C组患者行半密闭式吸痰法操作。观察3组患者每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吸痰间隔时间,并就两组患者吸痰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C组患者在治疗7d中日吸痰次数、吸痰量、吸痰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俯卧位机械通气效果分析

    来源:现代诊断与治疗 发布日期:2016-11-30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A组和B组,A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以仰卧位通气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治疗的上辅以俯卧位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通气各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多于B组
首页  上一页  ...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