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联合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临床治疗观察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 发布日期:2019-06-10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以机械通气配合不同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重症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方案,且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改用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气道压、血气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气道压、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
-
呼吸护理小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发布日期:2019-06-10
目的探讨呼吸护理小组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我院诊治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都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呼吸护理小组的护理干预,两组观察时间为14 d。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是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
-
循证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发布日期:2019-06-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脑手术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效果及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70例颅脑手术后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机械通气相关指标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氧合指数、潮气量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机械通气时间
-
手部全息穴联合耳穴按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
来源:中国当代医药 发布日期:2019-06-08
目的探讨手部全息穴联合耳穴按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确诊AECOPD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是常规治疗护理组(病情观察、药物、人工气道、气囊、吸痰、呼吸机管路、口腔、脱机、心理等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结合手部全息
-
中西医结合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效果探析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08
目的探析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脱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脱机效果。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高脱机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
NT-pro BNP水平与CVP监测对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的影响
来源:临床肺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08
目的研究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对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在机械通气时对患者的NT-proBNP和CVP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分为:观察组(n=102),即NT-proBNP≤5
-
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在行气管切开的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齐鲁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05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在行气管切开的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64例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选择2018年3月~9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64例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予以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8 d内生存率和脱机转出I
-
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沟通方式及其辅助工具的研究进展
来源:护理研究 发布日期:2019-06-03
对目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沟通标准进行总结,对比国内外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病人沟通方式及其辅助工具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外沟通效果评价指标,提出我国目前存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病人语言沟通方式研究较少、高科技沟通辅具应用发展缓慢等问题,并分析其阻碍因素。
-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对预防RICU机械通气患者ICU-AW的效果研究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 发布日期:2019-06-01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EGDM)对预防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价值,评价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收治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8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将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4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12月收治
-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首都食品与医药 发布日期:2019-06-01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A、B组,A组(20例)伴呼吸功能衰竭时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B组(21例)伤后即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对A、B组治疗前后呼吸监测结果PaO_2、PaCO_2、SaO_2行对比分析,并观察患者生存状况。结果 B组应用机械通气后较应用前及A组PaO_2、PaCO_2、SaO_2指标有明显改善。B组生存质量优于A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