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APACHEII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20

    目的探讨在呼吸ICU中应用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急诊早期APPACHEII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将2016~2017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呼吸ICU中应用呼吸机的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此次发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两组,其中死亡组病例数为41例,生存组病例数为95例,回顾性研究这两组患者于急诊就诊时初期APPACHEII评分及血清PCT水平,并进行统计学的分析。根
  • 不同角度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床旁血滤的影响

    来源:临床护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20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俯卧位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床旁血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俯卧位机械通气ARDS患者实施床旁血滤78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0~5°俯卧位)27例,B组(30°俯卧位)25例,C组(45°俯卧位)26例。比较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躁动、压力性损伤、非计划性拔管、人工气道阻塞)、氧合指标(PaO2、SaO2)、血流动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氧合指数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来源:西部医学 发布日期:2019-06-20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不同时间点氧合指数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1月确诊为ARDS患者8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将患者按28d预后分为存活组47例与死亡组42例,按氧合指数情况将存活患者再分为高水平氧合指数组22例和低水平氧合指数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MV即刻(0h)、早期肺复张(RM)后与MV6、12、24h氧
  •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短时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评价

    来源: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2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短时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6月我科100例全麻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 0. 05)。比较4组浅镇静水平比例、镇静期间及镇静停止后24 h内谵妄、低血压、心动过缓(0. 05)。Dex+Mid组达浅镇静水平患者比例[76. 7%(23/30)]明显高于Mid组[38. 5%(10/26)](P=0. 004);
  • 联合应用机械通气、肌松剂、硫酸镁抢救高原危重哮喘持续状态一例

    来源: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发布日期:2019-06-20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持续12~24 h以上,经常规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哮喘缓解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不缓解,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的严重哮喘发作。哮喘持续状态常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如处理不及时往往会危及患者生命。而高原地区的缺氧环境这一特点,又加重了哮喘持续状态的危重程度,增加了医疗救治的难度。西藏军区总院高山病科,成功救治了一例高原地区危重哮喘持续状态患者。为提高对高原地区救治哮
  • 膈肌超声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发布日期:2019-06-19

    目的评价膈肌超声指标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诊治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患者符合临床撤机筛查条件后进行T管试验1 h,同时采用床旁超声评估患者右侧膈肌移动度(DD)及膈肌增厚率(DTF),记录呼吸浅快指数(呼吸频率/潮气量,RSBI),定义膈肌–呼吸浅快指数(呼吸频率/DD,D-RSBI)。对符合临床撤机标准的患者进行撤机,统计分
  • 高流量氧疗序贯干预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氧合的改善效果

    来源:中国病案 发布日期:2019-06-18

    目的观察高流量氧疗序贯干预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拔管后氧合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按随机数表法分为HFNC组与NPPV组,各45例。HFNC组于撤机后予高流量氧疗序贯干预,NPPV组于撤机后予NPPV。比较2组撤机失败率、撤机并发症总发生率(均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校正χ~2检验)、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拔管前与干预12小时后的动脉血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持续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效果护理观察

    来源:青岛医药卫生 发布日期:2019-06-16

    目的观察持续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镇痛效果,分析不同剂量的使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ICU收治的需要持续机械通气的患者91例,采用掷币法分为3组(A组28例,B组36例,C组27例),其中A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泵入0.1μg/(kg·h)舒芬太尼+0.04~0.2mg/(kg·h)咪达唑仑,B组采用持续微量泵泵入0.2μg/(kg·h)舒芬太
  • 标准化早期活动减少S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效果观察

    来源:现代临床护理 发布日期:2019-06-15

    目的探讨标准化早期活动减少SICU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术后谵妄的效果,为SICU患者早期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择本院SICU(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收治的10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术后危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相同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常规早期活动指导,观察组实施
  • 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来源:心理月刊 发布日期:2019-06-15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61例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ASV通气模式,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
首页  上一页  ...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