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胸廓牵伸训练结合膈肌电刺激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医药论坛杂志 发布日期:2021-11-30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胸廓牵伸训练结合膈肌电刺激治疗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南京明基医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交替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胸廓牵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膈肌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患者干预前、
-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发布日期:2021-11-28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中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入住山西省汾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72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常规对照组)和集束化早期活动干预组(集束化组), 每组36例。常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抬高床头、2 h翻身扣背、每日唤醒、气道湿化管理、预防消化道溃疡、镇痛镇静管理、预防
-
机械通气中呼吸力学关系的理论分析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发布日期:2021-11-28
机械通气作为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 会对呼吸力学带来很大影响。人工气道最大的问题是给呼吸通路带来额外的气道阻力, 通过欧姆定律可以发现其导致的吸气压力下降损耗与呼气压力释放延迟。对于肺部不同部位来讲, 正压通气会造成不同的力学状态;通过设定单位面积的胸部或膈肌部位, 采用基本力学的方法, 可以发现跨肺压、跨胸壁压、跨肺胸压、跨膈肌压、跨肺膈压、胸腔内压、平台压、驱动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吸气驱动引起的
-
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来源:贵州医药 发布日期:2021-11-28
目的探讨早期微生态肠内营养对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神经重症机械通气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入院后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外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所好转,其中研究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血
-
早期离床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发布日期:2021-11-2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离床活动实施的可行性及对患者谵妄及谵妄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综合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无早期活动禁忌证的成人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试验组进行早期离床活动干预, 包括使用移位机离床坐、助行器辅助站立及行走, 离床活动以患者耐受为宜;而对照组则进行早期床上活动, 包括关节活动范
-
乌司他丁联合纤支镜在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发布日期:2021-11-25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治疗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治疗的117例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治疗方式分观察组(BAL联合乌司他丁治疗,n=58)与对照组(BAL治疗,n=59);比较两组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
-
中医护理措施在预防机械通气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患者的应用
来源:中医临床研究 发布日期:2021-11-2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开展常规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加强血糖监测及气道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早期营养支持、监测睡眠质量、翻身拍背、肢体被动活动、肢体功能位摆放等。观察
-
机械通气联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发布日期:2021-11-25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机械通气与大剂量氨溴索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82例重症肺部感染老年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开展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氨溴索治疗,研究组予以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ICU内接受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行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的效果和临床意义评价
来源:中国医学创新 发布日期:2021-11-25
目的:探究ICU内接受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行早期肢体被动运动的效果和临床意义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诊治的136例ICU内接受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ICU肢体运动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肢体被动运动。对比两组呼吸指标变化、循环指标变化、肌肉力量恢复、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
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在行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发布日期:2021-11-25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下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在行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并行机械通气的138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重症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以量化评估为基础的早期四级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