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供给侧”释放中国纺织经济增长潜力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发布日期:2016-01-04

    2016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又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纺织产业的结构性调整和改革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又一关口,中国纺织产业该如何在国家提出的"供给侧"下释放出中国纺织产业经济增长的潜力?
  • 中国经济“五挡换四挡”大有可为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 发布日期:2016-01-0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6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形象地说就是"五挡换四挡"。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中,我更关注去产能、降成本与补短板三个方面。目前,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峻,产能过剩是导致PPI连续下行的重要原因,长此下去,好的企业也会被拖垮。我们必须下大力气从根本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
  • 煤化工:四面楚歌;如何脱困?

    来源:化工管理 发布日期:2016-01-01

    受产能过剩、需求疲软影响,近几年,煤化工企业的日子每况愈下。尤其是2014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极大地削弱了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目前,除化肥、煤制烯烃尚有一定盈利外,焦化、电石、电石法聚氯乙烯、甲醇、二甲醚、煤制油、煤制气等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亏损,有些甚至出现了行业性巨幅亏损。从长远看,随着环境约束的增大和碳税启征的临近,具有高排碳特征的煤化工行业受到的冲击将首当其冲,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
  • 24股停产组队供给侧改革 钢铁化工自救酿并购机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15-12-30

  • 山西省积极化解产能过剩

    来源:能源与环境 发布日期:2015-12-30

    2014年山西省严格制定清理整顿产能过剩行业,全面清理、分类处理违规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钢铁425万t、水泥110.5万t、焦炭1058万t、电石23.5万t、铁合金8.13万t,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
  • 我国钢铁企业介入印度尼西亚市场的初步探讨(四)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15-12-30

    七、赴印尼开展投资合作风险1.投资方面(1)适应法律环境的复杂性中资企业到印尼投资首先应该注意法律环境问题,印尼法律体系整体比较完整,但也有很多法律规定模糊,可操作性差,且不同的法律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由于法律环境复杂,中资企业到印尼开展投资合作依然要坚持守法经营,密切关注当地法
  • 浅谈冶金流程节能减排技术

    来源:冶金管理 发布日期:2015-12-30

    目前,钢铁企业面临供大于求,钢铁市场遭遇天花板:从原来的市场紧缺转为现在的市场过剩,高质量、高增长并不能带来高效益;从原来的粗放管理也可以盈利变为现在的精细管理都难盈利或不盈利。新形势下,我国钢铁企业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进入产能过剩时期,面临惨烈的市场竞争,大量企业陷入亏损境地;资源、能源、环境、市场压力日趋严峻。在趋同的市场环境中,价格、品种、质量是市场因素,而效率、成本则是内在因素。因
  • 建材工业“十三五”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发展任务

    来源:江苏建材 发布日期:2015-12-28

    1.主要建材产品产能过剩,建材产业必须加快战略转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速趋缓,生产能力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下,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促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已成为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研究建材工业新的增长点和建材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与重点。面对传统建材主要产业产能过剩的严酷现实,建材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
  • 全球钢贸摩擦加剧 解决产能过剩是关键

    来源:铁合金 发布日期:2015-12-2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钢委员会对全球钢贸易摩擦明显上升势头表示担忧,并要求立即行动,以解决产能过剩以及其对全球钢铁工业的影响。尽管需求低迷,但2015年-2017年仍有新增产能,该委员会预计,2017年全球钢产能将达到24.17亿吨。日益紧张的钢铁贸易导致政府越来越多地采取贸易行动,2015年是自1990年有记录以来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案
  • “奇瑞系”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17%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日期:2015-12-27

首页  上一页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