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教学情境下“食品安全”课程探究项目的设计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融入探究项目进行教学实践,观察教学改革效果以及对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实验组(n=33)和对照组(n=28)均为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大三本科生,以必修课“食品安全”作为教学内容,
-
食品中氯霉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性质稳定、价格低、对多种细菌性病原体都较为敏感等特点,曾一度广泛用于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业。但由于其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已被我国禁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在近几年的农业农村部和各
-
酵母菌封装微胶囊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1
微胶囊技术是一项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芯材包埋起来形成微小粒子的固定化技术,能够保护芯材物质免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稳定性。酵母菌是最常用的食品级工业微生物之一,其细胞壁和细胞膜构成的双层囊腔结构
-
瑶族服饰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绿色包装 发布日期:2024-08-15
瑶族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瑶族服饰文化则是瑶族文化中较为独特的一部分。文本通过对瑶族服饰文化板型、纹样的梳理和总结,深究其功能与特点。将瑶族服饰文化元素与食品包装
-
“专思创”三位一体模式下食品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在“专业+思政+创新创业”三位一体背景下,分析新时代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及教学改革方面出发,加强“专思创融合”教学队伍建设,构筑“专思创”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
项目式教学应用于“食品安全案例”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食品工业 发布日期:2024-08-20
“食品安全案例”作为食品专业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兼具知识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及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对处理能力,为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奠定基础。在传统案
-
利用农业-食品生物质废弃物生物转化制备香兰素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科学 发布日期:2024-08-23
香兰素是全球需求量最大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从植物中提取天然香兰素过程繁琐、产量有限,化学合成香兰素存在品质及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利用微生物转化法生产香兰素具有安全、转化效率高、
-
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素损失的策略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05
食品加工是保证食品安全和提高品质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会导致营养素的损失。本文探讨了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素损失的主要原因,包括热处理、氧化作用、浸出和溶解以及光照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减少营养
-
食品安全监督抽样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提高对策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24-08-05
食品检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的一项基本监管制度,是市场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监管和执法办案的重要技术支撑。如何精准发现食品质量问题,提高问题样品的抽样靶向率,为及时排查发现食品安
-
供给紧引发日本“米动荡” 平价食品走俏韩国市场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日期:2024-08-28
日本米价飙升。日本总务省日前公布的7月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显示,米类较去年同期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日本多地市场大米供不应求,引发民间担忧,日媒还提出了“令和的米动荡”的说法。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