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铁前混配矿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作者:白永强; 郭晓霜; 张庆东 加工时间:2024-12-21 信息来源:烧结球团
关键词:铁矿;配矿技术;生产成本;能源消耗;碳排放
摘 要: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其中,铁前工序是铁素物质流、碳素能源流转换的核心环节,其生产成本占全流程75%以上,能源消耗约占90%,碳排放量占吨钢总排放量的95%,是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序。值得重视的是,原料质量对整个炼铁工序的稳定顺行、碳排放、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均有重要影响。当烧结矿FeO质量分数下降1%,焦比将下降1.0%~1.5%,产量将提高1.0%~1.5%;当低温还原粉化率升高10%,焦比将升高1.5%,产量将降低3%;当TFe质量分数波动由±1%降低至±0.5%,焦比将降低1%,产量将提高2%。因此,国内领先钢铁企业均重视铁前配矿和混匀,建立了基于线性规划算法、遗传算法、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进化算法等的配矿模型,采取矿山混合、港口粗混、平铺直取精混、“配矿槽+强混”精混等不同形式的混匀方式,在铁矿种类繁多和总量偏紧的情况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针对全球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与优质铁矿资源日益减少的矛盾,需进一步加强混配矿技术创新,优化铁矿资源配置,助力钢铁行业实现低碳高质量发展。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