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近代农家妇女劳动参与刍议(1929—1933)
作者:吕航; 胡浩 加工时间:2024-06-20 信息来源:安徽史学
关键词:近代;农家妇女;农耕;副业;劳动参与
摘 要:近代农家妇女参与了维持家计的众多生产劳动,在不同劳动类型及农业区域,其劳动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基于1929—1933年20个省105个县10359个卜凯农户调查样本,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农家妇女的生产劳动特征,并进行了不同农区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中,“男耕”并非“女不耕”,但妇女的农耕参与称不上农家“半边天”;从不同农业区域来看,水稻地带的户均女性农耕劳动参与率比小麦地带普遍更高,但水稻地带内部的差异极大,女性农耕参与率最高的为水稻两获区,最低是水稻茶区;在副业生产的参与方面,农家妇女从传统家庭“女红”手工向工厂“女工”转变,但从事副业生产的机会约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一,且多集中于纺织行业,妇女在各项副业中的劳动时间投入与男性相近,在副业生产中支撑起了农家“半边天”。造成近代中国农家妇女劳动参与差异的原因包括自然资源禀赋与种植结构、家庭人口与收入、交通状况与劳动力市场等,自然条件、家庭情况与社会环境是决定其劳动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