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市售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特征及其分子分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郑联; 周倩; 向婧姝; 张德著; 黄靖宇; 殷明月; 周藜
加工时间:2024-12-21
信息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关键词:即食食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分子分型
摘 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市售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特征及其分子分型的相关性,为我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2年贵州省9市(州)市售即食食品分离的14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测序结果,分别使用毒力因子数据库(VFDB)、pub MLST分析平台、spa网站分析菌株毒力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葡萄球菌A蛋白分型结果,使用Bionumerics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菌株肠毒素蛋白。结果 145株菌共检出48种毒力基因,72.41%的菌株检出肠毒素基因,selk检出率最高为37.24%。42.76%的菌株表达SEA-SEE的肠毒素蛋白。145株菌获得30种ST型和52种spa型别,以ST188-t189、ST7-t91、ST59-t437检出较高,其中ST188-t189与cna呈中度相关(|r|=0.418>0.4)、ST7-t91与sea呈弱相关(|r|=0.22<0.4)、ST59-t437与seb呈中度相关(|r|=0.559>0.4)。145株菌中94株菌分属7个克隆谱系,以CC1和CC5为优势克隆,该优势克隆包括7个市(州)4种食品类别的56株菌。结论 贵州省即食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且致病力强,多数菌株表达肠毒素蛋白,菌株ST型和spa型别呈现多样性,部分毒力基因与分子型别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来源菌株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