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胎龄小于32周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越; 陈信; 张阵; 李如娜 加工时间:2025-01-16 信息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关键词:气管插管;拔管失败;早产儿
摘 要:目的 通过研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临床特征,分析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结局,为预防拔管失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统计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2017年6月—2022年12月入院治疗的胎龄<32周早产儿临床资料,根据拔管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失败组的危险因素,比较2组的病情发展与转归。结果 共纳入RDS早产儿153例,成功组128例,失败组25例(16.3%)。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出生体重较低(OR=9.215,95%CI:1.153~73.611,P<0.05)、5分钟Apgar评分低(OR=2.769,95%CI:1.681~4.563,P<0.05)、未应用咖啡因(OR=46.353,95%CI:3.489~615.792,P<0.05)、拔管前PaCO2较高(OR=0.871,95%CI:0.809~0.938,P<0.05)、拔管前PaO2较低(OR=1.058,95%CI:1.018~1.101,P<0.05)是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在拔管失败组中,患儿死亡抑或放弃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均有较高发生率(P<0.05),且氧疗时间大于成功组(P<0.05)。结论 出生体重越低、5分钟Apgar评分越低、未应用咖啡因、较高的PaCO2和较低的PaO2是预测RDS早产儿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早产儿死亡及不良结局的风险会因拔管失败而增加。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