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基于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璇; 王雅森; 温娜; 吕海霞; 李宝铭 加工时间:2024-12-21 信息来源: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关键词:上转换纳米粒子;核壳结构;荧光纳米传感器
摘 要:稀土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因其具有毒性小、化学稳定性好和背景荧光低等优点被用于构建荧光纳米传感器。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核壳UCNPs,采用柠檬酸钠对其进行表面配体交换得到水溶性核壳UCNPs(Cit-CS-UCNPs),以Cit-CS-UCNPs作为荧光传感器的能量供体,二氧化锰(MnO2)纳米片作为荧光传感器的能量受体,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机理,构建了一种用于食品添加剂二氧化氢(H2O2)和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检测的荧光纳米传感器(Cit-CS-UCNPs-MnO2)。通过扫描电镜(SEM)、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的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猝灭剂浓度、孵育温度及孵育时间等实验条件对荧光传感体系检测性能的影响。荧光光谱和UV-Vis实验结果表明,Cit-CS-UCNPs最大发射峰位于654 nm, Cit-CS-UCNPs与MnO2结合后,核壳UCNPs发生荧光猝灭,当存在H2O2时,Cit-CS-UCNPs的荧光恢复,说明在此波段H2O2与MnO2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2纳米片被还原成Mn2+,逐渐从Cit-CS-UCNPs的表面解离下来;存在TBHQ时,Cit-CS-UCNPs-MnO2与TBHQ体系峰位与TBHQ偏移到253 nm,为TBHQ与MnO2纳米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Cit-CS-UCNPs-MnO2体系中FRET效应减弱,荧光强度回升。SEM结果表明,MnO2纳米片均匀包覆在Cit-CS-UCNPs的周围,在水中仍可保持良好的分散性,表明MnO2纳米片修饰到Cit-CS-UCNPs表面。对猝灭剂高锰酸钾(KMnO4)的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KMnO4浓度为10 mol·L-1时,猝灭效率可达90%。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2O2的检测孵育时间为25 min时,MnO2和H2O2之间氧化还原反应基本完全,Cit-CS-UCNPs-MnO2荧光恢复值最大;TBHQ的检测孵育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Cit-CS-UCNPs-MnO2的荧光强度变化比率与H2O2浓度(0~1 000μmol·L-1)及TBHQ浓度(0~0.6 mmol·L-1)分别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保持最佳实验条件,选取食品中存在的代表性金属离子(如K+、 Na+、 Ca2+和Mg2+)和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苯甲酸(BA)、 D-葡萄糖(Glu)、山梨酸钾(PS)、蔗糖(Suc)、纳他霉素(Nat)和肌醇(Ino)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选择性测试,发现与H2O2相比,Cit-CS-UCNPs-MnO2对其他添加物质没有强烈的反应,传感器整体荧光信号波动不大,因此Cit-CS-UCNPs-MnO2对H2O2和TBHQ可进行特异性检测。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