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九牛草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王秉基; 李君仪; 王彦多; 赵梓邯; 刘大会; 杨健; 丁刚; 牛树彬; 白瑞斌 加工时间:2024-10-29 信息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关键词:九牛草;宽叶山蒿;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摘 要:研究九牛草Artemisia stolonifera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从九牛草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7S,9S,10S)-9-hydroxy-7-allyl acetate-1-one (1)、1β,4β,7α-trihydroxy-8,9-eudesmene (2)、oplodiol (3)、10α-hydroxycadin-4-en-15-al (4)、loliolide(5)、香兰素(6)、香草酸(7)、甲氧基丁子香酚(8)、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乙酯(9)、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E)-4-hydroxy-3-methyl-2-butenyl benzoate (11)、(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 (12)、hydroxydihydrobovolide(5-hydroxy-3,4-dimethy-5-pentyl-2(5H)-furanone (13)、(R)-2-ethylhexyl 2H-1,2,3-triazole-4-carboxylate (14)、圣草素-7,3′-二甲醚(15)、黄体酮(16)、spinasterol (17)、schottenol (18)、α-tocospiro A (19)、3-[3′-(nona-1″-en-3″,5″,7″-trynyl)oxiran-2′-yl] propan-2-ol (20)。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7~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分离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6、19具有MCF-7和B16的细胞毒活性,其中MCF-7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20.94±1.72)、(77.45±0.35)μmol·L-1,B16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33.89±2.98)、(23.42±0.31)μmol·L-1,化合物11、15、20具有B16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88.13±6.38)、(68.05±10.28)、(58.89±10.29)μmol·L-1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https://www.hbsts.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