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8 篇
13910 篇
478050 篇
16308 篇
11770 篇
3941 篇
6548 篇
1253 篇
75656 篇
37910 篇
12167 篇
1665 篇
2868 篇
3421 篇
641 篇
1241 篇
1980 篇
4921 篇
3875 篇
5491 篇
中信证券为何收购广州证券 为了32个营业网点
在中信证券(600030.SH)宣布收购广州证券后,上交所要求中信证券补充披露收购广州证券的原因,并解释必要性与合理性(详见财新网“上交所问询中信证券为何收购广州证券")。1月21日晚,中信证券交上详细答卷。
广州证券在广东省的营业网点是中信证券看重的重要资产。中信证券解释道,通过收购广州证券,其在广东省(不含深圳)营业网点总数将由18家增至50家,有望进入在粤证券经纪业务第一梯队。
“与逐个新设营业网点方式相比,本次交易可一次性取得广州证券的营业网点,可大幅减少时间成本和运营成本,快速提升中信证券在广东省的营业网点数量、客户渠道,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广东省的市场份额,补强区域竞争力。"中信证券称,广东省一直是中信证券力求突破并深入发展的重点区域,此次收购有助于推动中信证券实现广东省乃至整个华南地区业务的跨越式发展。
中信证券披露,在战略布局上,广州证券未来将定位为中信证券在华南地区从事特定业务的子公司,将充分利用中信证券在证券研究、产品开发、信息技术、 合规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弥补广州证券在应对宏观经济和二 级市场研究以及风险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进一步巩固其在华南地区的业务竞争力。
根据此前越秀金控收购标的资产少数股权的交易价格,标的资产100%股权对应的估值为191.19亿元,而本次收购距离前次收购不足3个月,交易对价暂定为不超过134.6亿元。同时,标的资产广州证券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45亿元、17.43亿元和23.02亿元。2016年度、2017年度净利润则大幅下降,分别为9.64亿元、2.39亿元,2018年前11个月则亏损1.84亿元。
对此,中信证券认为,广州证券营业收入发生大幅波动,净利润下滑甚至出现亏损,主要是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证券市场走势、自身项目储备不足及风险控制薄弱等多重因素影响。中信证券将凭借在管理能力、市场声誉度、综合化业务方面的优势,对广州证券进行优化整合,结合广州证券已形成的客户网络、区域品牌声誉、市场资源带来的协同效应,中信证券在广东省的整体业绩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交易完成后,越秀金控将成为持股6.14%的主要股东,中信证券希望未来借助越秀金控以及广州证券在华南地区的客户网络,充分发掘业务资源,增强中信证券在华南地区甚至“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竞争力。
“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自身不足, 具有市场、管理和战略上的协同效应,本次交易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中信证券称。
鉴于此前广州证券屡屡被监管处罚,是否会对中信证券的评级产生负面影响?中信证券认为广州证券对中信证券分类评价的整体影响可控。中信证券称,已采取相关措施保证广州证券业务经营合法合规运行。当前已与广州证券相关业务条线和职能部门进行对接,协助广州证券全面梳理制度流程和落实整改;针对广州证券现有存量业务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交易各方将通过采取降低风险敞口、完善操作流程等措施化解风险;对于证券经纪业务,交易各方将逐步统一业务管理制度、流程,在运营管理、客户服务、合规风控、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加强人员和分支机构的管理,降低违法违规风险。对于其他新增业务,中信证券将要求广州证券严格执行相关立项、准入或投资标准和管理流程,积极控制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初步整合计划,广州证券将作为中信证券华南地区经营特定业务的子公司,业务区域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深圳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贵州省。广州证券目前位于前述区域内的证券经纪业务人员劳动关系拟保持不变,上述区域外证券经纪业务人员在履行必要程序后,可选择进入中信证券体系内继续从事所在区域内的证券经纪业务;广州证券除证券经纪业务外的其他人员和业务将统一纳入中信证券相应各业务线进行统一管理。
中信证券称,将保持与监管部门的密切沟通,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监管要求按期完成对广州证券及其子公司的业务整合工作,保障广州证券员工稳定和业务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