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K+-ATPase α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和表达
作者:刘珊;魏可鹏;朱健;李冰;张成锋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和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
加工时间:2014-05-15
信息来源:《中国水产科学》
关键词:建鲤;Na+-K+-ATPaseα1;克隆;序列分析;组织表达
摘 要:为了解Na+-K+-ATPase a1基因的分子结构及其在建鲤盐度调控过程中起到的作用,采用同源克隆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的方法分离克隆了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Na+-K+-ATPase α1基因全长cDNA,得到3 397 bp的全长cDNA,包括3 081 bp的开放阅读框(ORF),232 bp的5’末端非编码区(UTR)以及219 bp的3’末端非编码区(UTR).对推测的该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分析显示:建鲤与其他鱼类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90.22%~95.52%,与斑马鱼(Danio rerio)相似度最高(95.52%),与虱日鱼(Chanos chanos)相似度偏低,其次是平鲷(Rhabdosargus sarba)、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底鳉(Fundulus heteroclitus)、黑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马苏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masou)和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与大两洋鲑(Salmo salar)的相似度最低(90.22%),与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和人(Homo sapiens)的相似度分别为89.62%和89.51%.以上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的Na+-K+-ATPase α1基因的氧基酸序列极为保守.用实时定量PCR (RT-PCR)检测该基因在建鲤鳃,肾、肠、肝、脑和脾的相对表达量,其中脑最高,其次是鳃、脾、肾、肠,肝最低,这表明脑、鳃和脾是建鲤Na+-K+-ATPaseα1基因主要的表达器官.本研究旨为进一步探索建鲤的盐度调控机制奠定分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