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草有效部位对红色毛癣菌细胞膜合成及MEP、SUB基因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地锦草有效部位;红色毛癣菌;基质金属蛋白酶;枯草菌素蛋白酶;CYP51酶
摘 要:地锦草为大戟科植物地锦(Euphorbia humifusa Willd)或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a L)的干燥全草,是中医、维吾尔医常用药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手癣、体癣、足癣、花斑癣、银屑病[1]。以往研究表明,地锦草提取物及其有效部位(含40%黄酮和16%鞣酸)对浅部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最敏感[2,3]。红色毛癣菌是导致浅部真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其引起的皮肤癣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