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对大鼠背根神经节及周围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马文庭;王慧星;史可梅;刘靖芷;张志峰;李全波;郑宝森 作者单位:300211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治疗中心 加工时间:2014-04-15 信息来源:《天津医药》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神经节,脊;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创伤,神经系统;大鼠,Sprague-Dawley
摘 要: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及周围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粒子对照组(A)、0.4(B)、0.6(C)、0.8(D)mCi(1 Ci=3.7×1010Bq)共4个剂量组,每组6只.将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植入各组大鼠左侧腰5(L5)DRG周围.并在CT下观察以确保粒子植入位置的准确性.每组均植入2粒活度相同的125I粒子.各组125I粒子的活度分别为0、0.4、0.6、0.8 mCi.于粒子植入后60 d,手术获取各组大鼠L5 DRG及周围肌肉组织,在光镜下行形态学观察并计算阳性细胞率.结果:随125I粒子放射活度的增加,DRG细胞损伤程度从出现细胞轻度水肿,尼氏小体减少到细胞肿胀明显,细胞核偏向一侧,核固缩、核碎裂现象增加.在0.8 mCi组DRG的损伤最严重.阳性细胞率也随放射活度增大逐渐增加.0.8 mCi组60 d时的阳性细胞率达到(73.80±2.38)%.DRG周围肌肉组织的损伤类似于DRG.结论:近椎间孔处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可对DRG细胞和周围肌肉组织造成放射损伤.放射性粒子的活度越高,细胞损伤的程度越严重.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