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里钼矿蚀变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作者单位:段东生,Duan Dongsheng(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黄凡,Huang Fan(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刘翠辉,谢有炜,郑兵华,李松柏,Liu Cuihui,Xie Youwei,Zheng Binghua,Li Songbai(江西省地勘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加工时间:2014-07-15
信息来源:金属矿山
关键词:蚀变分带;斑岩型钼矿;大兴安岭北段
摘 要:在野外调查、岩芯编录和岩矿鉴定的基础上,将宜里钼矿区的蚀变类型划分为硅化、钾化、绢云母化等主要类型,其中硅化和石英绢云母化与成矿关系密切.编制了矿区平面和剖面蚀变分带图,主要包括石英-白(绢)云母-黄铁矿化带(绢英岩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化带(青磐岩化带)2个蚀变带,与国内外典型的斑岩型钼矿蚀变分带相比,认为宜里钼矿以叠加蚀变为主要特征,即早期的硅化被后期的石英绢云母化和最晚期的碳酸盐化叠加.根据蚀变分带特征,推断严格控制矿体分布的F4断层总体上可能为一逆断层(成矿后活动),暗示F4断层下盘可能还存在一定规模的钼矿体.同时,根据蚀变与矿化的关系,认为在主矿区的南段深部为最有前景的钼找矿勘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