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行业分类

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细信息

找到报告 1 篇 当前为第 1 页 共 1

基于驾驶员特性的汽车防撞安全距离算法研究
作者:于佳 加工时间:2019-08-21 信息来源: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驾驶员特性;;安全距离;;反应时间;;模糊理论
摘 要:随着驾驶员数量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交通事故频发是汽车工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如何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保障交通安全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汽车主动防撞安全系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汽车主动防撞安全系统可以有效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同时还能保证车辆驾驶具有一定的平顺性。通过研究汽车防撞主动安全系统目前的研究现状,发现在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中,没有引入不同驾驶员具有不同反应时间的因素。而这一因素在安全距离模型中将发挥很大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驾驶员特性因素加入到汽车防撞安全距离模型中作为研究方向。首先介绍了汽车防撞主动安全系统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掌握了汽车防撞主动安全系统目前的研究现状,基于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将要进行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然后分析和比较了在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的特性所造成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对驾驶员的各种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驾驶员的特性对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造成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研究了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也研究了驾驶员驾驶经验的重要性。在驾驶员的特性中,重点分析了驾驶反应时间这一特征因素。通过分析和比较目前现有的安全距离模型,发现这些模型都没有加入不同驾驶员具有不同反应时间这一因素。因此,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安全距离模型,将驾驶员反应时间因素引入到安全距离模型中,即在该模型内再加入一个驾驶员反应时间的计算模型。在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模型引入三个特征值,分别为驾驶员年龄、驾驶员驾驶里程数和疲劳程度。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精确的驾驶员反应时间。对安全距离模型和反应时间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对仿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通过对仿真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加入不同驾驶员反应时间也不同的因素后,计算出的安全距离更加贴合驾驶员自身特点。相比较于设置一个反应时间平均值来概括全部驾驶员反应时间,计算出的安全距离的实际误差更小,更符合驾驶员的驾驶习惯。
内 容:原文可通过湖北省科技信息共享服务平台(http://www.hbstl.org.cn)获取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