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大竹园组碎屑锆石年代学及成矿指示意义
作者单位:赵芝,王登红,ZHAO Zhi,WANG Deng-hong(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李沛刚,雷志远,LI Pei-gang,LEI Zhi-yuan(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00)
加工时间:2013-12-15
信息来源:岩矿测试
关键词:大竹园组;碎屑锆石;成矿作用;铝土矿;黔北
摘 要:晚石炭世大竹园组分布于黔北-渝南一带,是重要的含铝土矿层.为示踪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本文对大竹园铝土矿中的铝土岩进行了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MS)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84组锆石谐和年龄分布于447 ~ 2825 Ma之间,集中在505 ~ 660 Ma(n=15)、714~794 Ma(n=13)、900 ~ 1302 Ma(n =42)和2473 ~ 2500 Ma(n=5)四个年龄段.与华南古生界碎屑锆石年龄频谱相比,缺失中、上泥盆统中400 ~ 440 Ma的年龄段,更类似于奥陶系-下泥盆统的碎屑锆石年龄频谱.结合区域地质特征,认为:①铝土岩中的碎屑锆石可能为下伏韩家店群(S1hj)中的再循环锆石,韩家店群是铝土矿的重要成矿母岩;②加里东造山事件使华夏和扬子地块发生碰撞拼合,志留纪华夏地块迅速隆升、被剥蚀,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