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9 篇
13868 篇
408774 篇
16079 篇
9269 篇
3869 篇
6464 篇
1238 篇
72401 篇
37108 篇
12060 篇
1619 篇
2821 篇
3387 篇
640 篇
1229 篇
1965 篇
4866 篇
3821 篇
5293 篇
费改四年 车险乱象何以频仍?
尽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实施了近四年,车险行业的非理性竞争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1月21日,银保监会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车险监管,以整治市场乱象,维护车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该通知,车险行业目前仍存在八大乱象——擅自修改或变相修改条款、费率水平;通过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变相突破报批费率水平;通过虚列其他费用套取手续费变相突破报批手续费率水平;新车业务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费率;以直接业务虚挂中介业务等方式套取手续费;以虚列业务及管理费等方式套取费用;通过违规计提责任准备金调整经营结果;通过人为延迟费用入账调整经营结果。
上述现象在业内比比皆是,比如保险公司为做大业务规模,竞相通过给消费者送油卡、购物卡、返佣金来招揽客户。由于这种行为直接拉高了保险行业的整体展业成本,令各家公司陷入恶性竞争局面,原保监会曾发文对此明令禁止。为规避监管,保险公司又转而通过财务造假等方式虚列开支套取费用、调整账面经营结果。
“越是大公司越容易虚列业务套取费用,因为公司规模大、开支渠道更多。"西南地区某银保监局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
而中小保险公司在大公司的夹击下,只能通过提高支付给中介机构的手续费,来竞争客户资源。据业内人士介绍,中介费用甚至能占到保费的40%以上。
市场暗战下,财险公司车险业务的综合费用率转而上升。例如人保财险2018年上半年的车险费用率由2016年同期的36.9%提升至37.9%,平安产险同期由38.1%上升至40.1%,太平产险同期由37.5%上升至38.6%。
与此相对应,由于用户来年的保费支出与当年的出险情况挂钩,许多用户对于小刮小蹭选择不报案,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并没有上升。较为明显的是平安产险由2016年上半年的59%下降至57.1%,太保产险由60.7%下降至59.4%。
据业内人士介绍,商车费改后保险公司费用率上升可归于两方面,一方面是统一的“地板价"费率让保险公司转而通过费用竞争,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把赔付中省下的钱更多地用于补贴渠道费用,而非提高服务质量。
“保险公司的这些违规行为一查一个准,但即便处罚了也不算什么,几十万的罚款可能一个上午就赚回来了,"前述银保监局人士表示。
2019年银保监会开出的第一张罚单,就是针对编制虚假报告的永安财险。根据处罚通知,永安财险车损险、车损险附加险、商业三责险和商业三责险附加险相关的“原保险保费收入"“赔付支出"等14个财务类指标的148个明细科目未按照监管要求据实统计,设定取数规则不当。针对编制提供虚假报告的行为,银保监会对永安财险罚款20万元,对公司时任副总裁、战略规划部执行总经理各自处以警告并罚款2万元。
乱世用重典。据财新记者了解,与此番下发的通知相配套,银保监会近期曾向各银保监局、保险公司下发了处罚措施更为具体、严厉的文件,决意加大对车险行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
而在2018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中保协)曾发布《关于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机动车辆保险自律公约(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鼓励各家保险公司之间对违约行为进行相互监督和举报。
此番下发的通知显然与公约一脉相承。通知要求中保协建立对会员单位投诉举报的受理、核查制度,对于涉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条款、费率的违法违规线索,应及时报送银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
不过,有多名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加大处罚是“治标不治本",商车费改的根本在于市场化改革,而目前保险市场并没有完全放开,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缺少退出机制。
“中国保险行业之所以存在恶性竞争,在于保险公司的考核基本都是规模导向,而非利润导向。哪怕这么做不赚钱,保险公司也一定不能丢失市场份额。对于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来说,这更是一项政治任务。而存在这种导向的根本,在于行业仍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没有充分竞争,"一位中小保险公司负责人对财新记者表示。
商车费改是原保监会于2015年2月开始针对商业车险费率展开的一项改革,其初衷是要改变商车“高保低赔"、提升车险业服务质量等。回望来路,商车费改仍任重道远。